服裝出口出現價升、量不增加
“今年面對的形勢可能比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還要困難。”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服裝大會上,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對于下一步服裝行業的發展給出警醒。
他這樣說是有道理的。多年前,原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曾把“八億條褲子換歐美一家飛機”,作為中國服裝乃至整個制造業僅僅占據產業鏈最低端的形象比喻。這一比喻目前有所改觀,但是仍無大的突破。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服裝出口的價格比過去有所上升,但是數量并無大的增加。比如1-8月份全國累積服裝出口額1002.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和;但是實際出口服裝億件為196.22,僅僅增加了1.8%。這樣,前8個月中國服裝而出口單價增長了23.1%。價漲量不漲的局面顯露無疑。
也正因為此,中國服裝行業如何一方面提高技術和質量,一方面提高品牌的價值,進而在產業微笑曲線上更上一層,成為下一步需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指出,過去的10年,中國服裝出口主要是增加數量,下10年要實現由數量的變大,轉為由大變強的時期。為此,全行業必須樹立全新的產業發展觀和品牌觀,不斷完善和健全創新體系,實現產業與品牌的價值創造。
出口價漲量不漲
根據了解,今年以來,中國服裝行業面臨嚴峻的成本上升等形勢,導致整個行業出現價升、量不增加的情況。
今年1到8月,中國出口平均價格上漲10.3%,高于去年同期9.1個百分點;出口數量增長12.1%,低于去年同期21.8個百分點,外貿增長呈現價格和數量協調拉動的新變化,作為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服裝行業,這一特征表現更為明顯。
為此,中國服裝大會報告給出的結論是,服裝行業出口額增加的中流砥柱正在易主,由以往的以量取勝變為價格推動為主。出口產品價格上漲成為服裝行業出口額繼續增長的主要原因。但同時出現的出口數量沒有增加,這使得未來行業出口額增長略顯動力不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字也顯示,9月份服裝鞋帽制造產成品庫存指數高于50%,顯示出口仍顯過剩的情況。
海關數據也顯示,中國服裝出口件數并未大的增加。比如今年1-9月,中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出口金額達到1152.3億美元,同比增長23.3%。但去年到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約為7%,出口服裝與往年相比,價格實際增速有大幅度提升,拋開人民幣升值和價格上漲,中國服裝出口的數量增長大幅下降。1-8月份中國出口服裝196.22億件,比上年僅僅1.8%,而出口單價增長了23.1%。價漲量不漲的局面很明顯。
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這比過去的10年有所進步。中國已經開始從過去的數量增加,變為價值增長。
比如十五期間中國紡織工業出口額增加了1.2倍,數量增長占了87.5%貢獻,價值提高占12.5%;十一五期間轉過來了,整個出口額增長80%,其中數量增長貢獻率只占到了44%,價值增長的貢獻率55%,“這是十一五期間我們強國建設,出口增長一個根本的轉變。”杜鈺洲說。
但是這種轉變,卻付出了太大的代價。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近期的中國服裝大會上指出,今年整體國際市場需求一直不振,人民幣持續在升值,國內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
同時,由于國內貨幣政策對于企業的信貸資源造成了緊缺;通脹也對消費產生了很大抑制。“今年面對的形勢可能比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還要困難。”
而目前的出口額度增加,其實背后很大原因是國家退稅政策的支持。比如國家從2008年11月1日起,將服裝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4%,比此前的13%上調了1個百分點。中信證券分析師諸建芳認為,一些低端的行業通過出口退稅來維持出口增加,這導致中國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增加,實際上給國家政策調控很大的壓力,也給發達國家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提供了壓力。未來中國需要將那種依靠國家補貼出口的低端產業逐步淘汰。{page_break}
行業微笑曲線亟待提升
下一步中國服裝行業如何做大品牌,在微笑曲線的技術質量,以及品牌價值上提升內涵,將成為亟待改變的問題。
根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很多品牌,比如卡爾丹頓、吉諾里茲,這些在大型商場隨處可見的所謂“意大利”品牌,其實都是中國制造。但是很奇怪的是,這些牌子的產品先要出口到意大利,然后再返銷中國,價格卻提升了幾十上百乃至上千倍。
洋品牌出口走一圈,價格增加無數。中國明明只是賺取了很少的一點加工費,但是發達國家卻把全部的跨國公司賺取的大部分利潤,即反映在國家經常項目的上的貿易順差,都算在中國的頭上。也正因為此。下一步,中國亟待改變過去對國際服裝品牌只是代工貼牌生產,僅僅能賺取國際加工制造最低廉費用的被動局面。
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從2000年提出由大變強的目標,中國已經走過了十年2011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接之年,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的一個具有標志性的分水嶺,全面進入到轉型升級的全新時期。
“全行業必須樹立全新的產業發展觀和品牌觀,不斷完善和健全創新體系,實現產業與品牌的價值創造。”他說。
不過,要建立中國的服裝品牌并入容易。根據了解,過去中國大部分服裝企業習慣于貼牌生產產品出口,不只是品牌不注意建立,在國內和國外的銷售渠道都沒有。而目前代工生產的產品,直接進入內銷渠道,尚存在很多政策障礙。
深圳歌力思服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則非常有信心。
他認為,中國服裝品牌真正起步是從八九十年代。在二十幾年的時間里,中國服裝品牌已經有了一些。下一步關鍵是如何走向國際。“最長要不了20年,中國就會出現自己的頂級服裝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