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服協和意大利時尚協會戰略合作
10月26日,中國服裝協會和意大利時尚協會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2012年3月底將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2)上進行的相關合作達成了共識。
根據此次戰略協議的內容,CHIC2012期間,意大利時尚協會將組織旗下幾十家品牌企業組團在CHIC上進行展示,展會現場屆時將以館中館的形式呈現。意大利時尚協會主席MARIO BOSELLI向記者表示,為了CHIC2012的計劃,意大利時尚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深入交談過多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迅速而有效率地完成了協議簽署,表明了意方有著非常強烈的合作欲望,同時也表明了合作的誠意。
CHIC合作只是第一步
據了解,將在CHIC2012期間參加展示的意大利品牌企業,都是意大利時尚協會旗下的會員企業,其定位在中高端。其中一部分品牌參加過米蘭男裝周和女裝周,也有一部分品牌是意大利一線大牌的子品牌。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方簽署協議的核心是促進產業間的合作。同時,協議只是一個形式,更為重要的是接下來雙方所要做的具體事情。
“作為意大利時尚協會,我們將在CHIC2012期間在中國觀眾面前進行一次完美展示,讓中國觀眾感受到意大利時尚的氛圍。CHIC2012的合作只是雙方合作的第一步,此后還會將更多的合作項目和內容帶入中國,希望能為推動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略盡綿薄之力。”MARIO BOSELLI說道。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服裝市場發展也很迅速。根據中國服裝協會的推算,1990年,中國服裝市場的總體規模大概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2011年中國服裝市場總體規模則達到了1.3萬億人民幣。由于中國在“十二五”期間堅持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以及未來中國城鎮化進程步伐的加快,整個中國的服裝內需市場在未來還將不斷擴大。市場總體規模快速擴張的過程其實也是整個社會發展、文化進步、國民素質提高和時尚認識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國服裝市場的消費從過去量的滿足,逐漸走向對于品質品位、品牌、時尚體驗的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另外,陳大鵬表示,目前我國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超過2.5億人,再加上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未來中國服裝市場的消費將進入全面升級的新時期。如此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國市場,無疑對國內和國際品牌都提供了相當的可能性。“但是要贏得這個市場,我們需要開放的胸懷、合作的理念、整合資源的戰略和不斷創新的精神。未來的發展,是中國品牌不斷國際化以及國際品牌不斷本土化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將會是中國時裝產業和國際時裝產業全面深入合作、同時共贏發展的過程。”陳大鵬說。
以開放的姿態擁抱國際
陳大鵬還表示,中國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品牌提升都離不開學習,意大利的創造力和設計,以及對于細節完美的追求、專注的態度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因此,雙方的合作是必要的。同時,中國雖然有大容量的市場和良好的發展預期,但是這個市場也是屬于全世界的,中國也要以一種開放的姿態來擁抱國際,需要產業間的相互合作,這是未來大家共同在這個市場上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動力。
MARIO BOSELLI向記者表示,米蘭有一年兩次的類似于中國展銷會形式的展會,企業在這樣展會上的主要目的是簽訂單。明年參加中國CHIC展的主要目的則是尋找中方合作伙伴。“明年參加CHIC的企業,他們沒有國際一線大牌背后的財團支持,自身也不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撐其商業行為。如果讓這些二線品牌或者稍微小一點的企業獨自來做中國市場會力不從心。所以,這些企業需要抱成團,在意大利時尚協會的支持下才能中國有所作為。”
MARIO BOSELLI還表示,意大利時尚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的合作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后每年都會組織企業參加CHIC。另外,意大利時尚協會預計將在明年組織一些意大利一線品牌在中國進行聯合秀演。在今后,該協會也將邀請中國一些具有原創設計、有進軍歐洲市場意向的較為成功的中國品牌企業,參加米蘭的男裝周和女裝周。
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時尚協會成立于1958年,總部位于世界時尚之都米蘭,是一家非盈利的協會組織,它代表了在高級時裝、成衣、高級訂制、皮草、化妝品等領域的超過200家意大利公司。該協會是意大利時尚在全球傳播的大使,其下屬的國際委員會不斷與各種機構建立聯系,簽署多個旨在保護和提升意大利產品形象的協議,同時參加在全世界多個首都舉辦的特別活動。2000年,意大利時尚協會與法國高級時裝公會簽訂了協議,該協議于2005年續約,對時尚產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