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 絲綢人鼻祖話說“南充絲綢”
這是一批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從天南地北匯聚南充的絲綢人。他們中間,在世的最大年紀近90歲,最年輕的也過了70歲。
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創建亞洲最大的聯合絲綢企業——四川南充織綢廠(后四川美亞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他們從一塊泥地,96臺老式鐵木織機開始,硬是在南充這塊當時極為貧瘠的土地上打造出了一個嶄新的企業。造就這一輝煌的,是他們的青春、他們的熱血。他們從20多歲開始進廠當學徒,80多歲了依然是企業的退休工人;他們用雙手搬來一磚一瓦搭建廠房,他們肩膀抬繩索吊,安裝起第一套設備、織出第一匹綢緞。
條件最艱苦的時候,他們經歷過小孩洗過屁股洗過腳的水還要留起來自己洗臉洗腳、喝過用小便發酵成的小球藻湯、依靠蒸汽消除因饑餓帶來的渾身浮腫等種種苦難;他們中,有人為了企業發展殫精竭慮,出差時因極度疲勞車子翻進水田還渾然不覺;也有人出差乘飛機遭遇暴風雨數度遇險飛機上寫下遺書……
記下他們,南充第一代絲綢人的這段經歷,并非為了渲染他們過往的苦難,而是為了呈現他們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這種不畏一切艱難險阻成就夢想的精神,對于歷經繭絲綢業跌宕起伏,急需重建輝煌的南充絲綢企業以及南充絲綢人來說,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傳承價值。
一口井 一片泥地 96臺老織機
盡管行動不太方便,曾旭光、張治泰、湯文訓、黃福華、劉世蓉等老人還是很爽快地接受了采訪。10位老絲綢人聚在一起,提起往事,傷感又興奮。
1917年,湖州人莫觴清和蔡聲白以上海為基地創立的“美亞”企業集團,成功地打造了一個“絲綢王國”。二戰期間,為分散風險,“美亞”遷往內地,分設5個管理處,樂山便開設美亞五通橋廠。曾旭光、張治泰、湯文訓、劉世蓉等人即是美亞五通橋廠的員工,他們最早的于1944年進入“美亞”,最晚的是1948年。
新中國成立后,西南繭絲綢公司準備在南充籌建四川省南充織綢公司,曾旭光、張治泰、湯文訓、劉世蓉等人隨即被調往南充。
“廠址就在現在五里店的老火柴廠,幾棟破舊的小平房,一片泥地,連口井都沒有,生活用水還得去附近駐軍部隊的井里挑。”在85歲老人湯文訓的記憶中,他們那一批從樂山到南充的工人一共有100多人。跟隨著這100多人到南充的,還有從樂山五通橋美亞搬過來的96臺老式織綢機。這96臺機器中,有87臺為鐵木織機。鐵質的零件,木頭的架子,體積大而且笨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戰爭原因,這些機器已停用很久,上面已是銹跡斑斑。
然而就是在五里店的那塊泥地上,1954年前后,這100來號人就憑借那96臺老式機子開始創建后來的“新美亞”。根據設計圖紙,這些工人們自己動手運來一磚一瓦,硬是在那塊泥地上建起了一座座廠房。隨后,當時南充的三座標志性建筑拔地而起,那是“美亞”的禮堂、澡堂和食堂,俗稱“三堂”。 提起這“三堂”,這10個顫巍巍的老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因為這三棟建筑是當時南充最好的建筑物,川北行署很多大型會議都要借用“美亞”的大禮堂來舉行。
“三堂”和其他包括職工宿舍等附屬建筑修好后,工人的居住條件才慢慢好轉。禮堂周末可以放電影,大人是一角五分一張的票。禮堂夏天從防空洞抽來冷風,相當于天然的空調,所以一點也不覺得熱,冬天還可以利用鍋爐產生的暖氣供暖,在那個年代,這是一種很奢侈的享受。
今年77歲的劉世蓉回憶,剛建廠的時候,廠里連板凳都沒有,煮好了飯,大家就蹲在院壩里吃。96臺老式機器,男的負責安裝,女的負責擦銹,這96臺織機就這樣在頗為“原始”的環境中開始進行生產。不過,第一批綢緞出廠時,質量還是經受住了檢驗。
最開始,廠里沒有水源,生活用水要去附近部隊大院的井里挑,“要用挑來的冷水去廠里換熱水,一盆冷水只能換一盆熱水,常常是幾個娃兒先洗了的水,大人才又拿來洗臉、洗腳。”湯文訓老人說,這種情況一直到后來廠里打了自己的井才有所好轉,但是節水的習慣,老人們至今都還保持著。他們告訴記者,他們有時節水的程度讓后輩們感到很不適應。
由于是創業階段,工人們幾乎不分白天黑夜奮戰。一般都是清早6點過就起床趕到廠里,下午6點多下班后,簡單吃點飯又開始義務加夜班。當時分了經緯、織綢、練染、整理和機修等很多道工序,除了正常的工作,工人們還要幫周圍的老百姓種菜,另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大家要燒磚來修防空洞“備戰”。
除了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的超量工作,工人們還要參加各種學習會。廠里對質量要求非常嚴格,甚至有些過于嚴苛。老人們回憶說,如果出了次品,就要將次品絲綢披在身上,上書“我是次品大王”,在廠里游行示眾。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工資拿得最高是花機車間工人,每個月能拿57元,最低的每月只能拿28元,而每月伙食費就得花去10元。
在這種艱苦的歲月里卻很少有人喊苦。“那時候人的思想很單純,很有信念,講究奉獻,很少人計較得失。”老人們說。
夏天的織綢車間酷熱難熬,不僅人受不了,絲綢也會因為高溫而脆斷,一直要不停地潑灑冷水降溫,這樣車間內除了悶熱還非常潮濕,很多老絲綢人為此落下嚴重的風濕病。到上世紀70年代初期,當時的四川南充織綢廠已頗具規模,車間內開始安裝空調,工作環境大為改善。“那時候南充能安裝空調的地方極少,我們待在車間里很舒服,下班都不想出來。”劉世蓉等老人們回想起那個年代的趣事,皺紋間堆滿了笑。{page_break}
小球藻的故事
寫創建“美亞”的第一批絲綢人,不得不提到汪亮。盡管已經72歲,汪亮的精力卻堪比青壯年。記者提到美亞剛創建的時候從樂山五通橋運來的老式鐵木織機,汪亮立即把織機的尺寸報了出來:長2.65米,寬2.43米。過去了半個多世紀,老人能一口將精準的數據報出,驚人的記憶力讓人嘆服。
汪亮原籍浙江,出生于上海,父親是民國時期匯豐銀行的高級職員。汪亮小學和初中就讀于浙江建德市的教會學校,教師是外國牧師,流行英語教學,所以汪亮的英語功底很深,他的論文一般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寫作,即便是1997年以57歲的年齡進入成都一家外資公司,他還能給外國人當口語翻譯。
1960年從原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紡織工程系畢業后,汪亮還擁有同濟大學采暖通風專業的結業證書。畢業后汪亮留校半年,當時的西南紡織管理局到上海挑選紡織方面的人才,一紙調令,將汪亮從上海調往四川省輕工廳,隨即分到“美亞”的前身四川南充織綢廠,一干就是50多年。
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的汪亮最早是在各個車間輪流實踐當學徒。那時候正逢上世紀六十年代自然災害,汪亮每月口糧很少,另外有100克菜油、100克豬肉的定量供應。晚上如果加班到12點以后,有資格去買5分錢一份的牛皮菜(甜菜)菜湯。這種所謂的菜湯就幾片菜葉漂浮在清水上面,沒有一點油氣。但汪亮說,在那個時代,加班到晚上12點能喝到這樣一碗湯,已是難得的美味。
最困難的時候,傳說中的小球藻湯出現了。這種湯是用人的小便發酵,加以紅外線等外力,產生一種單細胞菌類,能補充人體維生素。這種所謂的“湯”喝起來有股奇怪的澀味,汪亮至今回憶起來還不禁生嘔,但是在上世紀60年代的苦日子里,即便是這種令人生嘔的小便加工品也不是天天能供應的,即便供應時也要限量,每人一天只能分到一碗。
那個年代,最幸福的是每個月月底的時候,可以放開肚皮喝熬得很稀的菜稀飯。這種少有的奢侈極大地開發了每個人的胃口,一碗接著一碗,好像以后再也沒有機會吃飯一樣,一直要吃到肚皮脹得圓滾滾的,根本沒法下蹲,甚至沒法彎腰。
那個年代,由于缺乏營養,不少工人出現浮腫,用手在身上輕輕一摁就是一個很深的窩。為了對付這種浮腫,廠里發明了一種奇特的消腫法,那就是蒸桑拿,把人關在小屋里,用鍋爐里面放出來的蒸汽蒸,這種在現在看來的享受行為,在當時卻讓人感到痛苦不堪。蒸多了,身上的浮腫倒是消了不少,可是人卻被蒸得全身發白沒有力氣,連站立都困難。
沒吃沒喝,極度艱難,工人們勒緊褲腰帶,沒人喊餓,照樣沒日沒夜地工作。維修機器的工人常常要爬上兩米多高的機器,有時候一陣暈眩人就摔了下來。同樣是因為缺乏營養,工人們到城里剪頭發都很難。因為要步行近2.5公里才能到市中心找到理發店。這段路有如長征,營養極度缺乏的人走久了會連小便都控制不了,往往會尿褲子。
飛機上寫遺書
1962年,大學畢業后兩年,汪亮在南充織綢廠轉正后分到技術科,負責技術設備革新和器材標準制定等工種。
到成都爭取項目,參加技術類會議以及驗收原材料等就成了汪亮要常做的事。那時候跑成都有兩條路,一條經綿陽,一條過遂寧,兩條路走起來都不容易,路況不好,路途漫長,還必須在路上住一夜,出差就讓人非常疲勞。
一開始,汪亮他們有時坐廠里的貨車,大部分時間都要趕班車。后來廠里買了一輛吉普,記得有一次從成都回南充,司機因為疲勞駕駛,吉普翻進了路邊水田,車上的人太疲倦睡得很死,車翻進了水田,車上的人竟一時沒有感覺到,直到水打濕了身子,才驚醒過來。
如果有緊急任務,坐車就來不及,得趕飛機。那時南充飛機壩飛的是安-2小型客機,12人面對面坐。汪亮記得有幾次飛機遇到了暴風雨,大家都以為必死無疑,在飛機上匆匆草就遺書,然后封在一個金屬匣子內。經歷了幾次同樣的險境,汪亮他們才明白安-2飛機上寫遺書用的紙和金屬匣子竟然是這個小型客機上必備的裝備之一。
汪亮當時還有一項任務就是為絲綢企業設計廠房和生產線。他大學畢業論文就是《西南某地建年產300萬米的印染配套絲綢印染廠》,根據汪亮的論文和圖紙,后來建成了綿陽絲綢印染廠。汪亮后來還為潼南絲綢廠、樂山絲綢廠提供廠房和生產線設計圖紙,甚至為西藏毛紡廠進行過設計,前前后后幾十年總共設計的項目達到102個,其設計的圖紙堆滿幾間房,重量達到4噸左右。后來,汪亮賣掉了其中3噸設計圖紙,保留了1噸左右的“得意之作”。
汪亮曾有幾次機會調往沿海地區,甚至有調往當時紡織部的機會,但他最終留在了“美亞”。正是經過管理人員、技術骨干、普通工人的共同努力,到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四川南充織綢廠已經拓展到了占地250多畝,織機1240臺,擁有織綢、印花、練染、后整理、機修甚至織機制造等完整的生產鏈,工廠后來改名為四川美亞絲綢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聯合絲綢企業,能夠生產包括降落傘用綢等軍工產品,產品暢銷海內外。
當時的綢廠,不僅有完整的生產鏈,先進的技術裝備,還建有自己的學校和醫院,儼然一座功能完備的小型城市。現在張治泰、湯文訓、劉世蓉等老人聚在一起擺龍門陣的時候仍然會不時談到當年那段歲月中的點點滴滴。
汪亮已經72歲了,他還在四川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擔任工程師,帶了好幾個名牌大學畢業的徒弟。他很少提到創建“美亞”時的那段艱苦的往事,但是探討技術問題時,會偶爾隨口說出幾十年前“美亞”生產線上的各種技術參數,連小數點后面的數字都不會記錯。這常常讓他年輕的徒弟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