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玩轉新營銷策略 力挺“下一個姚明”
提問:我在北京看到一些專賣店,比如安踏這樣的體育用品專賣店,我們品類比較少?會不會進行品類的開發?
許志華:其實我們的品類很全,光籃球有三個部門,我們不僅是籃球,還有網球、足球,跑步,但是我們目前的階段,策略集中在籃球,同時延伸到跑步和足球,這個原因是,過去我們沒有很多資源,從營銷角度講,我們是集中優勢兵力。上市之后,我們有能力了,但是我們不會弱化籃球的定位,籃球始終是我們的基因,至于說北京為什么只有那么多品種?原因是北京從開始,我們在巴黎、北京市場開始開業,之前北京基本上看不到我們的店,到現在能夠看到一些店,但是店的面積不夠大,位置小、偏,因為我們剛進這個城市,這個市場,商場很難給你很大的面積。我們會繼續加大在北京的投入,但是這個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沒有辦法像其他一些地方開個300、500的店,在北京商場開個30、50平方的店,已經不錯了。
提問:今年上半年公司和行業的情況,下半年會怎么樣?許志華:今年受宏觀政策的影響,下半年不確定的因素大一些,我們也在觀望。經過五六月份之后,趨于保守,但是不是悲觀,我現在感覺,宏觀政策開始影響實體的消費。下半年的情況不好判斷。
提問:我是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每年匹克的營銷費用比較高,NBA在咱們的營銷費用中占比也比較大,如果NBA停擺的話,我們會轉嫁到其他哪部分?
許志華:我們營銷費用只是中游水平,不算高,這里面,贊助部分的金額總營銷費用30%—40%,NBA的停擺,作為NBA的主要贊助商,我們不希望他們停擺但是我們堅信,NBA這項賽事,不會因為停擺就此終結,我們的態度還是會繼續支持,盡管它可能有些動蕩,但是我們會和他共度這個困難,繼續做深做強,往深了做,搭建中國年輕球員跟NBA的平臺,會做更多這樣的工作。樂福、麥基也表現得突出,雖然沒有拿冠軍,我們不會把寶押在某個人身上,在面上重點突破一些群體。我們相信NBA能夠渡過這個難關,第二,NBA的停擺,不會說中國的籃球愛好者就不打籃球,不看籃球了,當然會引起短時間的關注,實際上停擺,大家關注度很高,最后會不會真停擺,誰也不知道。歷史的經驗,最長停了兩個多月,停擺誰也受損失,從我們匹克作為主要贊助商的態度,我們會繼續堅持對籃球運動的投入,把匹克跟籃球做深做實,不會因為短期事件改變我們的長期策略。當然,我們除了跟NBA合作以外,我們也和FIBA、跟亞洲也有合作伙伴,世界兩大頂級籃球賽事,匹克希望更加深入的合作,成為他們的TOP贊助商,我們不會因為姚明的退役,因為停擺而改變策略,我們希望推動籃球運動,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幫助下一個姚明,我們會更多做這樣的工作,也許通過我們的努力,再出下一個姚明,這也算是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
提問:籃球主題店,有一個方向的調整,這個調整是在哪些方面進行調整,調整后希望達到什么樣的預期?
許志華:剛開始,這個主題店,是籃球運動事業部,也要關注生意,他們很自然把產品結構,特別專業的店,它的銷售建立,剛開始的團隊,面臨的方向,也去賣一些休閑類、時尚類的產品,這樣的定位,跟我們原來的初衷不同,有背離,我們做了調整,我們不僅是銷售,還有品牌的感受。原來這個事業部是獨立核算的,現在是非獨立的。現在還是一個實驗階段。
提問:我們訂貨量大增,原材料下降,這個對咱們未來的業績有沒有影響?
許志華:我們這種模式,是開訂貨會,價格是提前六個月的,價格對原材料的反映,有滯后半年的效應,現在的變化,不會引起當期的反應,可能對半年之后有反應。價格上漲,我們的毛利率會有增加。
提問:籃球主題店有多大比例?
許志華:第一是生意,是一個獨立的生意,第二是從品牌感受上,提高品牌的專業定位,從這兩點考慮。目前是實驗階段,目前還沒有核定一個指標,還在摸索。特別是在團隊跟產品的方向上面,還在摸索。原來一開始確實給了指標,一給了指標,團隊有壓力,就會想東想西,我覺得我們現在先摸索,找準了方向之后,到時候鎖定,到時候該給什么就給什么。
提問:咱們的官方網站,怎么進行宣傳?
許志華:我們會加大官網的宣傳,不能物流什么的都自己干。目前電子商務靠價格戰,對長期品牌發展來講,是沒有價值的,下一步我們會調整電子商務策略,打造成我們的營銷品牌。
提問:新浪微博有您和孩子的照片,會不會開發童裝?
許志華:目前沒有獨立開店的童裝,目前有產品。
提問:這次新聞發布會,感覺跟前兩次有顯著的不同,不光是球星出場,還有球星介紹,還有社會責任,自主建設,今年上市,過去上市兩年,匹克最大變化是什么?
許志華:當然制度上面更規范一些,很多事情要做周詳的考慮,這不是原來一個人說了算的。第二個,我覺得,因為上市了,給我們提供的資金,但是壓力也大了。沒上市的時候,競爭對手對我們沒有影響,上市了,競爭對手一波動,好像就成為我們的問題了, 要花很多時間做解釋,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這個上面,別的時間就少了。團隊的打造越來越重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