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鞋品打折促銷 “大掃蕩”趨勢凸顯
今年進入尾聲。在這一年,深企表現如何?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一大批信奉“拓寬發展空間,跳出以往政策刺激的“藩籬”,逐步走上自主增長之路。據記者調查,今年,“深圳制造”全國遍地開花,一些內銷企業年增長速度驚人,達40%以上。
兩年前超半數靠外銷今年內銷超六成
受歐債危機影響,國際市場寒意逼人,今年深圳外貿出口增速逐季回落,而深圳工藝品、鐘表、珠寶、辦公自動化設備等內銷品牌企業的日子,卻前所未有的紅火。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喻連生介紹,深圳工藝美術品行業,今年內銷增長超過50%的龍頭企業有斯達高等,另外,紅木企業藝美聯、宜雅紅木,琉璃龍頭“貝形”等增長勢頭強勁。據透露,市工藝美術行業1900多家企業拓展內銷市場的愿望非常強烈,兩年前外銷占比超過50%,但今年內銷占比達60%以上。
在外銷訂單萎縮的背景下,深圳珠寶業巨頭們加大了對內銷市場的拓展步伐,11月百泰首飾在西安巡展首日簽約5個億,百泰目前在全國已有直營店、加盟店400余家,其中在西北地區有60余家加盟店。粵豪珠寶旗下玉翠山莊深圳、南京等旗艦店陸續開業,深圳工業百強企業粵豪珠寶負責人周德奮介紹:“包括粵豪珠寶在內的深圳珠寶企業,內銷市場拓展已經遍布大江南北,最近幾年,珠寶內銷市場旺過外銷市場。”
截至今年10月,深圳市工業產品內銷額達7429億元,同比增長24%,工業產品內銷額增速高出外銷增速14.2個百分點,深圳市工業產品內銷比重達45.9%,較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搶占消費升級先機企業增速喜人
“只有把握消費升級的脈搏,才能做好內銷市場。”依波總經理陶立談起今年深圳品牌企業內銷市場走旺時感觸頗深,他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方式、消費觀念都在發生改變,拿鐘表來說,今年依波的機械表銷售增長36%,這說明國內鐘表銷售,已經從追求計時功能向追求時尚、追求品位轉變。
陶立介紹,今年9、10月份,依波抓住人們的消費心理推出6個系列24款新品,金表、機械表和超薄表等受到追捧,借中秋國慶銷售黃金期,迎來大豐收。在企業成本暴增的背景下,今年依波表的銷售額增長25%,利潤同比去年增長31%。陶立坦言,鐘表產業曾被預言為夕陽產業,但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美化生活、流行元素多元化等消費觀念深得人心,品牌企業要做的只是順勢而為。
斯達高總經理詹培明也嘗到了內銷市場消費升級的甜頭,“我們主要做高端市場,目前名氣出來了,一些高端賣場主動邀請我們加盟,甚至不收入場費。”詹培明坦言,國內市場已經培育了一批高端用戶,他們要求瓷器無鉛、無毒,也很青睞“琺瑯彩”等新樣式,這批高端客戶對于幾千乃至上萬的高端瓷器,有著超強的消費能力。
在采訪中,業內專家認為,深圳諸多企業把握消費升級的市場先機,牢牢占據了主動權。截至今年10月,我市加工貿易外商投資企業內銷總額5014億元,同比增長18.7%,增幅比較多的產品還有計算機、通信設備、手機和辦公自動化設備等。
向設計能力要市場話語權
消費升級在拉動內需的同時,也成為創新型經濟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深圳一批創新能力強的加工企業,在消費升級中脫穎而出。“什么是升級 升級是淘汰落后產能,升級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圳市皮革行業協會秘書長吳中華,向記者介紹了一家加工企業借過冬之際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深圳市耀群鞋業有限公司在最近兩年內,生產線從20條擴到40條,最近還在深圳收購1.5萬平方米的用地,打算建設研發中心。
企業有沒有競爭力,轉型時刻最見真章。吳中華談到,設計能力強的企業有話語權,耀群鞋業300多名研發隊伍緊跟流行元素,創新設計和加工能力強,使其在行業中“地位超然”,成為達芬尼、千百度、紅蜻蜓等中國名牌企業的合作伙伴。“創新能力強,可以有選擇性地接單,改變了皮革加工企業中有單就接的現狀。”吳中華認為,未來能夠在深圳生存的加工企業,應該是類似于耀群鞋業這樣創新能力強、有話語權的加工企業。
據深圳市皮革行業協會統計,深圳在皮鞋類涌現了百麗、天美意、龍浩、哈森等享譽國內的品牌;在箱包類,深圳本土知名品牌有COBO、迪桑娜、仙美時、嘉里奧、SASA等;在皮衣類,龍津、金雪馬、喬治奧、璐仙奴等知名品牌也出自深圳。這些皮包、皮衣、皮鞋品牌企業,今年成功抵御了經濟低迷的考驗,一些品牌銷售增長幅度超過20%,有的高達40%以上,由于設計能力強,深圳品牌在國內市場擁有良好的消費群體,內銷市場表現搶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