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服裝濕定制模式發展的利與弊
新浪微博名人“瘋狂的裁縫”創造的“濕定制”模式:一件衣服,面料上乘,做工精細,款式漂亮,但是衣服沒有logo,沒有廣而告之的知名度,沒有從工廠進品牌店的過程,“脫掉”一系列環節后,只剩下“成本+傭金”的價格。
同等衣服比商場便宜多
通透的落地玻璃窗里,一件件蠶絲、雪紡女裝以各種樣式展現在眼前,成熟、優雅的女性路線與店內裝潢渾然天成。“好多不了解‘濕定制’模式的客人,一看這店面和裝潢竟不敢進門,就是因為擔心衣服價格太貴。其實商場里一件千把塊的衣服,濕定制可能只賣三四百,而且保證是同等品質。”小秦,“80后”,無錫濕定制的掌門人,新店開張不到一周,已經接到五六十筆單子,這讓他既驚喜又意外,“說明無錫女性對濕定制模式接受度挺快”。
記者隨手拿起一件桑蠶絲連衣裙,指尖摸去觸感順滑,掛在衣架上也很有墜性,配上一條真皮皮帶,318元。“同檔次的這類商品,商場里的價格得乘以4倍。”小秦說,在濕定制,很少有超過千元的春夏裝,但衣服的品質相當于一線商場1000元到6000元的價位定位,秋冬裝也多在350元至2000元,相當于一線商場1200至30000元的價格定位。
好衣不貴源于脫掉環節
濕定制如何來實現“好衣不貴”的目標?記者發現,關鍵是其化解了大量可以卸載的價格因素。無論是品牌代理商還是淘寶商戶,庫存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小秦說,庫存是傳統服裝銷售最大的一個死結,也是很多品牌倒下的直接原因。傳統模式中,庫存的損耗是由購買商品的顧客埋單,這部分大約要占衣服價格的20%。但“濕定制”沒有庫存,實行訂單生產。
“‘濕定制’實體店其實并不直接賣衣服,只是給顧客提供體驗試衣的場所,顧客可以在店里挑選喜歡的款式和適合的尺碼,然后在店里下單付款或是網上付款,之后訂單會傳遞到加工廠進行生產,20天到1個月左右,顧客就能拿到成衣了。”
其次,是商場扣點。“國內商場是按照品牌的溢價能力和知名度進行扣點,一件衣服扣除銷售的20%—30%,也就是說,你在商場里買一件3000元的衣服,商場要收掉900元左右的扣點。”再加上品牌推廣的費用、大筆財務成本支出……一件成本不過百元的衣服,到了消費者手里就變成了上千元的價格。“濕定制”價廉的秘訣就在于“脫掉”了這些環節,將衣服的定價結構轉化為“面料成本+做工成本+傭金”。“一件用料上乘的羊絨大衣,面料成本可能只要200多元,如果能把當中的扣點環節簡化省略,完全可以以百元的價格買下。”
短板是衣服不能當場拿到
不過“濕定制”的一個短板是買衣服增加了一個等待周期。“顧客選定衣服下單后,需要等上一段日子才能拿到衣服,春夏裝要等20天左右,秋冬裝要等1個月左右。”小秦向記者解釋,因為要實現“零庫存”,所以只有在收集訂單后,加工廠才會去購買面料,生產制作,最后送到顧客手中。
也有顧客疑問:“為何衣服還沒拿到手,就要把全款付掉?”“其實這也是濕定制模式的獨特之處。”小秦說,消費者到濕定制購買衣服,前提條件就是認同這一模式,信任這一模式,濕定制的一個明顯優勢就是性價比高,顧客付出時間成本和信任成本,來獲得這一高性價比。收到的衣服如果不合適,只要三天內聯系濕定制可以退貨,“會有自由貿易商原價包收我們的退貨后,加價在市場出售”。
最終要有自主設計品牌
對于“濕定制”的出現,錫城商業人士認為,這樣的模式值得學習借鑒。“把現代的定制,采用成本加傭金的模式,加入投資卡的理念,形成了這樣一個有趣的集合體,確實有點意思。”業內人士稱,在服裝行業,濕定制模式已經引起關注,因為它把渠道庫存、尾貨等服裝行業里巨大的后續成本全部切掉了,采用定制的方式削減了成本,這在消費者看來,是很有誘惑力的。
不過在品牌設計方面仍有值得完善的一面。“如果你沒有自己的設計品牌,僅僅只是模仿其他高端服裝品牌的設計,那是很難對顧客形成長期吸引力的,甚至可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模仿這種模式,形成另外的競爭市場,因此自我品牌建設仍然很重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