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企業曲線進奧運 大型企業風水輪流轉
奧運“戰火”即將在倫敦點燃,而贊助商的暗戰早在4年前北京奧運會結束時就已拉開序幕,大大小小的企業對奧運這塊金字招牌覬覦已久,企業間的這場賽事競爭程度絕不亞于爭奪閃爍的金牌。而對于國內眾多中小企業來說,憑借廉價的制造成本,拿下奧運紀念商品訂單,可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
中國制造達六成
在位于上海的2012倫敦奧運會特許紀念品專賣店,“長相怪異”的倫敦奧運吉祥物毛絨玩具文洛克的售價是198元。“奧運紀念商品的總體銷售情況還是不錯的,比如整套的紀念幣、紀念郵票等熱門商品,都需要提前預訂。”2012倫敦奧運會特許紀念品中國上海授權經銷商、上海禮通商貿有限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
除了這些官方授權專賣渠道,打開網站搜索奧運紀念商品,國旗、徽章、鑰匙扣、手機鏈、毛絨玩具、汽車模型、胸針、球迷拉拉隊隊服……所有能想到的商品應有盡有。據公開數字顯示,有90%的倫敦奧運會紀念品都是國外制造,中國制造的產品更是達到了65%,國內眾多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都參與其中。而倫敦奧組委官方公布的消息顯示,倫敦奧運會共有約7萬份直接合同以及由此帶來的供應鏈,總共可能產生出7.5萬個商業投資機會,帶來80億美元的商機,這也是國內中小企業可以參與的。
小型企業訂單少 生意沒有想象好
浙江嘉興市云龍服裝有限公司就接下了總量為12.7萬件、涉及17個國家球迷服的奧運訂單任務,昨日,該公司總經理任先生告訴記者,為了這筆訂單,公司年初就開始趕制,每件球迷服的出口價格合人民幣約80塊錢,和銷往國內的訂單相比,雖然利潤少了不少,但卻為公司賺到了關注度,“現在來詢價的客戶越來越多了。”
接到奧運訂單任務讓企業既賺到銀子又賺到聲譽,但對于沒有奧運授權的小企業來說,靠零零散散的訂單并不能為其帶來預期的收入。義烏市明格華針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婁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就只接到一筆奧運會訂單,幾十萬面國旗。不過,由于單面國旗的價格只有1.5元,這筆訂單在他的工廠根本算不上大單。義烏市嘟索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公司今年以來倒是接過幾筆奧運國旗訂單,不過基本都是外商直接過來義烏采購。
“目前接到最大一單是200萬個。”溫州蒼南縣一經營“奧運專用”3D眼鏡的老板黃先生說,目前大部分訂單都是來自周邊省市的,在黃老板的店里,這種3D眼鏡分為兩種,一種適用于電視,售價1.3元,一種適用于電腦,售價0.25元,均為紙質鏡框的一次性3D眼鏡,還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在紙質鏡框上印制各種圖案。黃老板透露,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廠里就開始出售這種紙質3D眼鏡,“那一陣子一共賣出了有五六百萬個,估計這次沒那么輝煌了。”
不僅是看比賽必備的3D眼鏡,就連在奧運會期間出現率最高的吉祥物、鑰匙扣等小商品銷量也不盡如人意。昨日,廣東東莞一批發奧運會吉祥物的老板林先生說,訂單規模都比較小,最大的一單是2萬個,到目前為止,售價三塊多錢的吉祥物才賣出不到9萬個,“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微利的,只能靠走量,9萬個離我們的預期還差很遠。”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產品信息,林老板將自己的產品掛到了網上,還明確標注“產品可銷往海外”,但林老板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海外的訂單,這也是之前沒有預想到的。
售價僅為幾塊錢的奧運商品在這個火熱的季節遇到了冷空氣,售價動輒幾千元的紀念幣處境又如何呢?記者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看到,溫州市某經營紀念幣的店鋪,共有紀念幣2000套可出售,每套紀念幣里含30枚郵票、29枚紀念幣和8枚徽章,售價為1000元,但到目前為止僅售出了94套。在另一家店鋪,同樣“內容”的紀念幣加上更精致的包裝,老板給出了2980元的高價,但成交記錄結果顯示為“零”。
“這些吉祥物、紀念品,都包含太多國外元素,普通老百姓如果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很難接受。”昨日,經營奧運吉祥物商品生意的老板張先生說,“這筆錢沒想象中的那么好賺。”
中型企業曲線進奧運
贊助商們無非是想依托奧運會創造品牌奇跡,但高達幾千萬美元的高門檻,成了橫在絕大部分企業面前的一只攔路虎,但一些企業仍然可以選擇“另辟蹊徑”,進軍倫敦奧運會。
即將開幕的倫敦奧運會,對于迫切希望走出困境的運動用品企業來說,作用不亞于一劑強心針,準備充分的話,業績有望實現反彈,若表現得更好一點,在整個行業打個翻身仗也未嘗不可,各運動品牌對奧運資源的搶奪呈現出劍拔弩張的態勢。李寧已簽約中國奧運代表團中體操、跳水、乒乓球、射擊、羽毛球等5支隊的贊助權;安踏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征的10項國際奧林匹克賽事提供領獎裝備,匹克將為新西蘭代表團提供多方位的專業裝備;鴻星爾克與伊朗奧委會達成協議;喬丹則將為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蒙古國3個代表隊設計倫敦奧運會領獎服等。
不光是運動服,其他套裝也為諸多企業帶來商機。去年,中國本土企業南山服飾公司博文工廠先后通過三次驗廠,終于簽下倫敦奧運會11000套訂單,均為男式高檔入場西服套裝。據了解,開幕當天,倫敦奧組委官員和部分運動員代表都將身穿此西服套裝亮相。另外,作為倫敦奧運會的三級贊助商,北京水晶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曾在北京奧運會上展示了無與倫比的技術,如今又成為倫敦奧運會官方數字圖像服務供應商和贊助商。
大型企業風水輪流轉
在1984年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企業首次以“贊助商”的身份亮相,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想邁進“五環”,通過奧運會這個在全球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盛事來推銷自己的產品、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奧運會TOP贊助商計劃以4年為一個周期,對于贊助企業來說,不可能永遠都被“奧運贊助商”這塊金字招牌的光輝籠罩著,當奧運會的主場由北京移往倫敦,TOP贊助商的成員已非4年前的陣容。在北京奧運會的12家TOP贊助商中,可口可樂、Visa、GE、歐米茄等8家企業續約倫敦奧運會,聯想、柯達、宏利保險和強生4家企業則退出,加上寶潔、宏 、陶氏化學3張新面孔,倫敦奧運會共有11家TOP贊助商。
據了解,聯想花費6500萬美元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TOP贊助商資格,如按照每屆贊助商贊助費用遞增15%-20%的最保守估計,今年倫敦奧運會TOP贊助商計劃的“門檻費”很可能已提高至8000萬美元,這11家贊助商至少將給國際奧組委和倫敦奧組委帶來近9億美元的收入。
高昂的贊助費使得TOP贊助商近半更新換血,在這次“大換血”的背后,折射出了全球代表性行業的大洗牌。4年前,“精彩每一刻”的柯達還是TOP贊助商,4年后,柯達已申請破產保護,其他幾家TOP贊助商的進退動作也均反映了各自經濟實力的變化。對于運動員來說,4年是一個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拿金牌的準備期,對于全球整體行業來說,4年更像是一個適時調整戰略立足行業的考驗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