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業面臨洗牌 轉型危機從何而解
溫州海關副關長吳曉冬告訴記者,就是溫州的主要出口產品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太多,而高科技的產品太少,這樣的話呢,就是我們的這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我認為是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最近的3到5年那個我們的主要出口產品幾乎沒有變化,主要種類就是這幾種,沒有變化。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必須反思我們的外貿模式了,必須走轉型升級的道路,才能贏來穩定的國際市場。“我們現在到了下決心要反思我們外貿的模式,原來那種靠低成本、低價格、靠量的擴張的方式,我認為已經不行了,那么我們要從量的擴張要逐步轉到了以質的提升,要生產國際市場普遍能接受的,我認為要中檔以上的產品,那么提升我們的技術含量跟附加值,那么這樣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才更有競爭能力,你再靠大量的低廉的產品去銷售,那么我認為這種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所以我們到非改革不可的時候了,所以我們的外貿企業要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去走向轉型升級的道路,能夠生產真正適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來進行競爭。”
根據海關的統計數據,溫州服裝出口金額比去年同期減少1.21%。鞋業出口同比減少0.94。溫州鞋60%用于出口,貿易伙伴大多來自歐盟。在歐洲經濟依然低迷的情況下,溫州鞋企又經歷了怎樣的艱難呢?
2011年,中國出口鞋子80億雙,相當于全世界每人一雙還有剩余,溫州更是有著東方鞋都的美譽。不過,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溫州鞋業正面臨訂單急劇變小、變急、變短的考驗,這是一種怎樣的變化?接著來看記者調查。
這里是被稱做中國鞋都的溫州工業園區,這里聚集著一大批國內赫赫有名的鞋類生產商,大街上籌備中的中國鞋都鞋革城已經開始招商,打造鞋類產品的航空母艦的標語也隨處可見。溫州的鞋類生產一直是溫州的驕傲,也是溫州外貿出口的大宗商品。按出口額計算,鞋類出口占溫州外貿出口總額的四成多。2011
年溫州地區出口總額約為180億元,鞋類占了50億元。
歐洲是溫州鞋的主要市場,美國、南美洲國家和非洲國家市場上也都有溫州鞋的身影。受歐債危機和國際經濟危機影響,歐美市場急劇變化,國內鞋企也面臨重新洗牌。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謝榕芳告訴記者,訂單不足,一個訂單不足,另外一個還不敢接。廣交會上,今年我們大家這些企業出去的,接短單,希望接短單,沒接成。因為歐元會辦法、美元會變化,都考慮到這些了,因為利潤非常薄。
國際訂單急劇變小、變急、變短。在“短小急”訂單的背后,是我國低端制造業“出口量在增長,但是利潤率越來越低的客觀現實。{page_break}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謝榕芳介紹說,現在制鞋企業的利潤只有3%到5%之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溫州有近500家外貿鞋企消失。“整個鞋類出口的形勢,溫州在制鞋企業當中,數量是2671家,鞋類出口是1226家,目前來說,正常鞋類出口生產的企業只有765家。從這個數據來看,證明將近500
家企業在停頓。”
而事實上,也因為一些企業覺得越來越辛苦,不愿意再做。訂單狀態表明中國鞋服業雖然在國際上還有絕對優勢,但目前處于‘守勢’,尤其是低端產品的市場在萎縮。出口鞋類市場已愈發艱難。
溫州鞋類出口的大環境不好,這直接影響到了皮鞋生產的各個環節。倪權炎經營著一家鞋材料商店,他告訴記者,在浙南鞋料市場,像他這樣做鞋料生意的有400多家。
溫州市雪地皮革有限公司負責人倪權炎:今年整體的形勢跟往年差了一點,不過我做東盟這一帶、還有西歐這一代稍微好一點,其它的更差,其它的經銷商都沒法做了,總體跟我們差30%。
今年生意普遍都不好,以前車水馬龍的市場裝車送貨的熱鬧場景多日不見,整個市場變得格外冷清。雖然他經營的鞋料主要給中東鞋商供應鞋,但他還是感覺到了整個市場的冷清。
溫州市雪地皮革有限公司負責人倪權炎告訴記者:“以前的訂單都是幾萬米,十萬米、八萬米的單子很多,現在今年就很少了,有的時候就一萬、兩萬米,三四萬米的偶爾有。訂單子變小了,做的東西復雜。我們去年做的產品,有幾家在做,現在一個廠家要做幾個產品,我們都要去開發新的產品。”
不光原有訂單受到影響,新的通路似乎也不樂觀。由于受到反傾銷調查,今年上半年整個浙江鞋企對巴西皮鞋的出口量為零,讓整個制鞋行業雪上加霜。雖然溫州制鞋大多停留在低加工發展階段,但經過數十年發展,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群,500家鞋企停業,會不會在整個產業鏈里產生放大效應?溫州鞋業到底如何轉身?
在溫州的制鞋行業里,巨一集團被公認為一家好企業。在制鞋車間,三秒鐘就能生產出一只鞋子。巨一集團的董事長潘建中告訴記者,他在這個行業當中做了十幾年還是第一次碰到過市場如此不景氣,他覺得下滑的趨勢還在繼續。“今年首次碰到這個增長量最少的這個時候,以往年我們大概都是在15%到20%的增長,這樣的增長,那今年我估計可能增長應該在個位數以內,大概5%到8%左右,那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比較低的一個水平。”
5%的出口額增長幅度,對出口額本來就十分巨大的巨一集團來說無疑具有很大難度。潘建中坦言,5%的出口額增長并不意味著利潤增長。“那么勞動力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的這些因素,那么如果按照真正的出口看增長數字的話,從我們這幾年經濟的角度來分析的話,也就是說如果增長5%左右的話,那幾乎等于零增長或者是負增長,為什么呢?因為你的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要價格進行轉移到成本去,而不是說現在說增長了3%到5%,你認為這個就增長了,我認為這個是錯的,應該屬于零增長或者負滋長。”
這里是巨一集團的女鞋生產車間,這里每天生產上萬雙鞋子,這里每三秒鐘就有一只鞋子在生產線上下來,一雙鞋子在生產線大約會停留45分鐘,經過眾多的手續后,被裝在箱子里,再被集裝箱直接運到德國銷售。總經理潘建中告訴記者,巨一生產的鞋子有80%是會出口到歐美國家,歐債危機直接影響了巨一集團出口的增長。“歐債危機剛才我講過了就是說多少有影響,如果按照平時的話,我們歷史上我們每年遞增都是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巨一十幾年都是如此,那么就是從去年我們的這個遞增就放緩了,大概在個位數以下,那么今年可能也在全年應該在5%到8%左右,差不多,應該這個數據。”
面對整個市場的不景氣,感到壓力的不僅僅是巨一集團,溫州鞋革類出口漸入嚴冬。潘建中認為,溫州這個鞋業洗牌這個是我認為是遲早的事情,因為當這個社會成本,企業經營成本越來越高的時候,那么一些中小企業那么它肯定形成不了。
在整個溫州鞋業出口不利的大環境下,高檔鞋出口卻讓很多企業眼前一亮。1-4月份,溫州出口單價超過40美元的高檔鞋3.75萬雙,出口金額達到183.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11.9%。高檔皮鞋的出口均價達到了49美元。{page_break}
巨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建中告訴記者,溫州人做的高檔鞋子在國外也是有市場的,國外現在也認同溫州的這個品牌的附加值,所以這個也是一個好現象,但是這個現象從目前來講,它不足以挽回整個下行趨勢的這個速度。
在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會長謝蓉芳看來,溫州的制鞋行業還是停留在傳統制鞋層面上,科技制鞋是溫州鞋類出口的唯一出路。
在溫州海關查驗現場,裝滿鞋子的集裝箱將運往俄羅斯。溫州海關負責出口貨物監管和對出口企業的服務,在溫州海關副關長吳曉冬看來,制約溫州出口的外部市場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促進服裝和制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才能保持溫州出口穩定增長。“市場我們知道是瞬息萬變,但溫州的出口產品基本上是處于不變應萬變,一直就是這幾種,而且這么多年來,而且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個從長遠來看,肯定不利于這個出口市場的發展,而且從今年的這個數據,雖然我剛才說了外圍的市場有一些不利的因素,但是我認為我們自身來講,如果不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可能將來遇到的困難會越來越多,出口方面。”
當東莞的出口連續兩個月超過全國出口總額的增長幅度的時候,溫州出口卻在急速下跌。同樣是外向經濟為主導地位的城市,在外部環境同樣不景氣的時候,走出了兩條完全不同的發展軌跡。細究個中原因,我們發現,東莞的成功源于兩點,一是政策扶持企業及時轉型,二是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反觀溫州,近年來實業空心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無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企業都無力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在經營實業上下太大的力氣,轉型的步伐自然邁得慢,邁得小,在新興市場的開拓上也普遍做得不夠,當危機來臨的時候,他們對新興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遠沒有趕上他們在傳統市場上戰線萎縮的速度。溫州經濟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究竟是堅守實業,還是轉型為金融城市?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溫州?這不僅需要溫州政府、當地企業家共同面對,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