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陽棉花采摘過四成,本地收購進度緩慢
射陽縣是江蘇乃至全國棉花生產重點縣之一,曾連續多年生產皮棉突破5萬噸。近日,縣棉花協會就棉花生產、購銷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
一、棉花生產情況
(一)種植面積下降較多。今年全縣植棉面積僅35萬畝,比2011年減少17.5萬畝,減幅33.3%;比最高年份2004年減少57.3%。究其原因:一是植棉效益偏低。與水稻相比,2011年度棉花畝均收益1409.3元(包括棉花良種補貼15元),粳稻畝均收益1955.1元(包括各類補貼116.5元),比棉花高出545.8元。二是勞動力不足。部分農戶強壯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老人選擇種植用工少、強度低的農作物,減少了棉花種植。三是棉田病害較重。傳統棉區棉花黃、枯萎病大面積發生,部分田塊病死株率超過30%,只好通過調茬改水、糧經替換等辦法抑制病害蔓延。
(二)植棉成本持續上升。縣棉花協會調查,今年除農膜以外,種子、農藥、肥料等生產資料價格都有5-10%不等的漲幅,人工成本也有所增加,導致植棉總成本進一步上升,預計將達到1498元,同比上漲約6%。
(三)單產提高,總產減少。根據田間調查和目前采摘情況,預計今年畝產籽棉210公斤左右,折合皮棉80公斤,比上年分別增加19公斤和8公斤,增幅約10%。但由于種植面積減少,皮棉總產量在2.7萬噸左右,同比減少0.9萬噸,降幅在25%左右。
(四)棉農采摘、交售進度同比加快。從新棉上市開始,協會組織人員對5個鎮、10個村的20個植棉戶采摘交售等相關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20戶累計植棉面積109.8畝,戶平5.49畝。由于戶與戶之間的產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階段采摘進度也有所不同。至10月14日,畝平累計采摘籽棉在100公斤左右的有8戶,占調查總戶數的40%;畝平采摘籽棉在75公斤左右的有9戶,占調查總戶數的45%;畝平采摘在30公斤以下的有3戶,占調查戶數的15%。累計采摘籽棉總量10300公斤,畝平94公斤,約占預計產量的44%。同比采摘量增加了48公斤,采摘進度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畝平交售量66公斤,占采摘量的66%,占預計產量的29.5%,同比分別提高了22.7個百分點和39個百分點。
二、棉花購銷形勢
(一)年度棉花銷售情況好于上年。2011年度全縣棉花企業累計收購皮棉(折合)36700噸,至今年9月底已基本銷售完畢,而去年同期棉花庫存1800噸,占年度收購量的4.9%。本年度棉花銷售雖然價格持續走低,部分企業虧損嚴重,但銷售形勢要好于上年。
(二)企業收購進度緩慢。今年全縣的新棉收購9月下旬就有企業開秤,在時間上比去年提前了1個星期,但由于受市場需求、購銷價差、收儲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無論是棉花企業還是棉販,都顯得十分謹慎。至10月14日,在列入協會棉花收購進度常規統計的27家企業中,才有16家開秤,日收購從幾千公斤到1--2萬公斤不等,累計收購量最多的企業也沒有超過50萬公斤,少的僅有3--4萬公斤。全縣企業累計收購量只有2600多噸,折合皮棉1000多噸,不足棉農交售量的五分之一。大部分或被縣外的一些大包型企業通過本地的經紀人收購后直接外運,或被一些棉販和皮輥棉加工廠臨時囤積。全縣的社會收購量也只有棉農采摘量的一半。主要原因還是有部分棉農嫌價格低不想賣,開秤至今,衣分不低于38%,回潮率不高于11%的329級、429級的籽棉,企業收購均價每公斤分別為8.6元和8.4元,527級的價格在8元左右,綜合均價8.32元,同比減少0.18元,減幅2.1%。棉農交售所得只有8.12元,同比減少0.08元,減幅1%。而企業還是感覺收購成本高,與現貨市場的銷售價格反差較大,經營風險無法規避,而不敢大膽放量收購,從而導致企業收購門庭冷落,進度緩慢。
(三)積極推動新棉收購工作。在全縣棉花收購工作研討會以后,縣里又采取了多項措施,積極引導涉棉各方理性應對棉花市場走勢,力促棉農不惜售、棉企不壓價和棉花市場平穩運行。一是認真落實國家棉花收儲政策,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棉農了解今年棉花臨時收儲的執行價格、交儲企業、執行期限以及現貨行情等具體內容,調整心理預期,適時交售新棉;發揮縣內13家400型企業的收購主渠道作用,引導企業加強聯營合作,增加交儲企業的收購量,穩定收購價格,確保現金兌付。二是改善棉花收購環境。鼓勵企業采取請上來交售、走下去收購、改進服務態度、增加便民設施等多種方法,方便棉農交售,增強企業對棉農的吸引力和可信度。三是努力提高新棉品級質量。通過優質優價引導棉農從源頭抓好棉花質量,加強企業加工質量管理,提升地產棉質量,滿足紡織企業的用棉要求,擴大隨購銷售量。{page_break}
三、幾點建議
(一)加大對400型企業的政策性貸款支持力度。棉花是大宗農產品,對資金的需求量大。根據測算今年全縣棉花收購資金需求量還將達到6億元左右,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收購期內籌集這么多的收購資金絕非易事。建議農業發展銀行在有效防范信貸風險的前提下,加強與企業,特別是符合交儲條件的企業溝通,擴大貸款投放面,增加總量,簡化手續,及時投放。以促成企業擴大收購、增加交儲,更好地來保護棉農利益。
(二)適當放寬棉花收儲條件。國家棉花收儲預案規定,收儲對象僅限于400型企業,品級范圍設定在427級以上,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就射陽縣而言,2011年僅有4家企業獲準交儲,累計交儲只有3500噸,僅占全縣企業收購量的9.6%;而今年目前僅有3家獲準交儲,覆蓋面仍然非常小,將會使棉農利益得不到全面保護。同時,收儲企業收購的5級以下、小包型企業收購的所有品級的棉花,只能由企業自行組織銷售,得不到國家收儲價格的支撐,又增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建議國家和相關部門適當放寬準入條件,增加交儲企業,降低品級要求,擴大收儲覆蓋面。
(三)加大對植棉財政補貼扶持力度。將棉花從經濟作物中剔出,列入大宗農產品目錄,像糧食一樣實行直補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提高棉花種植補貼標準。選擇基礎條件好、增產潛力大的縣鎮,整建制開展棉花“高產創建”活動,提高棉花產量,增加植棉收益,穩定棉花種植。
(四)積極扶持棉紡織企業發展。針對紡織企業資金不足、生產成本增加等情況,建議國家制定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扶持政策,對使用國產棉的企業,對照國際棉價給予一定額度的財政補貼,增強紡織品國際競爭力,促進棉花市場的平穩運行,帶動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