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突圍之路是創新轉型
記者在對浙江紹興、湖州地區紡織行業的調查中發現,紡企除面臨出口下降、產能過剩、內需不振等問題外,產品缺乏創新、同質化競爭嚴重、誠信缺失以及生產缺乏規劃等難題也亟待解決。
“現在低檔和高檔產品好銷,中間檔產品不好銷。”紹興夢城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陽表示,缺少產品創新和同質化競爭已成了當前中小紡企亟待解決的問題。紡織行業發展了十幾年,還是原來的產品,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等發現危機的時候已經無力反抗,轉型成了當前中小紡企的當務之急。
“缺資金,缺門路,當然還缺膽識。”提到轉型,重慶強利制造有限公司經理肖本偉說,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政府的引導與支持,更需要企業的大膽創新。
陳陽認為,像魏橋那些大企業完全可以多搞搞技改,做高精尖產品,增加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樣也可以給中小企業多留些機會。這雖不能從本質上解決整個行業的問題,但或可解中小企業的燃眉之急。
“以前有些日單,雖然他們對質量要求非常高,但畢竟還是有利潤的,現在由于政治原因徹底沒了,也不想跟他們做生意了?!币寻阎饕Ψ旁跉W美市場的某企業負責人說,現在外單也不敢接大單子,還只能選那些有信譽保證的老客戶。歐美那邊經濟形勢也不好,一有風吹草動,就虧大了。
此外,民間小額貸款資金鏈的斷裂,也“傷”了不少紡織企業,甚至連累了部分紡企因資金緊張直接倒閉。在當前形勢下,資金緊張無疑是壓垮部分邊緣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國家對民間小額貸款的曖昧態度和高額利息的誘惑讓某些紡企心存僥幸,但隱藏的危機一旦爆發,這些中小企業的老板就會一下從天堂跌到了地獄,不得不關門歇業。
在由浙江省重慶商會副秘書長王德華組織的座談會上,一提到行業誠信缺失的問題,參與座談的紡企老總們個個都深有感觸。有老總講,即便是老客戶,在經營不下去的情況下,也會騙走一單貨,一走了之,更有甚者直接耍賴,把公司注銷后賴賬不還,但政府對這些人并沒有很好的約束和懲罰機制,等形勢好轉,他們就會再注冊一個公司,照樣做生意。這類現象讓正經做生意的企業有苦難言,他們呼吁政府建立完善的誠信網絡體系,企業一旦有了不誠信紀錄,就讓他在該行業甚至其他行業再無立足之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