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平臺驅動廣東打造經濟新動力
廣東這幾年一直在推轉型升級,并通過構筑六大發展平臺推進轉型升級。這六大平臺即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中新廣州知識城、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東莞臺灣高科技園
對生產家居拖鞋的東莞貝家鞋業的王偉來說,盡管今年的訂單比去年還是有所增加,但由于訂單價格有所下降,同時人力等綜合成本不斷上升,因此其工廠幾無利潤可言。
為了應對用工荒和持續的人工成本上升,2010年底,貝家鞋業西遷重慶云陽,同時,東莞工廠規模日益縮小。得益于云陽工廠的良好運轉,目前貝家鞋業的日子還比較好過。
這只是珠三角產業變遷的一個縮影。自2008年以后,以珠三角為代表的沿海發達地區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在外貿出口基本達到頂峰、“劉易斯拐點”愈發臨近的情況下,廣東經濟新的增長動力在哪里? 是否會像一些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滯不前?
“中等收入陷阱”來臨?
外貿出口對于廣東經濟增長至為重要。過去多年,得益于外貿出口的高速增長,廣東經濟也飛速增長。
但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由于歐美市場不振殃及池魚,廣東外貿出口受阻,增速明顯放緩。今年1~10月,廣東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7984.5億美元,增長6.9%。其中出口4663.6億美元,增長7.5%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鷂飛說,即便出口市場有所回暖,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外貿出口已基本達到頂峰,像過去那樣維持每年百分之二三十以上的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能達到10%就已經很不錯了”。
廣東省社科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多次對本報分析,廣東的經濟轉型相比江蘇、浙江難度更大,因為廣東的傳統產業、低附加值產業占比最高,外貿依存度最大,而在工業投資、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所擁有的土地、人力等各方面的資源又不如江蘇等地。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曾分析過“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譬如產業升級換代緩慢、消費社會始終未能建立、人均收入得不到提升而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等。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告訴本報,目前廣東確實出現了一些“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包括勞動力成本提高、環境的承載力問題、過度依賴外部市場帶來的問題等。
佛山市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朱偉堅分析,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一方面在于能否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另一方面則在于如何解決社會分配差距、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社會建設方面的短板。
其中,加快產業的升級換代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基礎和關鍵。
六大平臺驅動
朱偉堅認為,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廣東而言顯得迫在眉睫。廣東必須從依靠外貿、廉價勞動力、土地、投資等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肖鷂飛說,廣東面臨的轉型升級壓力比較大。在貨物貿易方面,目前關鍵不在于數量的增加,而在于質量的提升,原來貿易規模擴大主要解決就業的問題,現在本身就缺工,所以要更加注重貿易收益、產業結構和價值鏈的提升。在服務貿易方面,廣東要發揮優勢,提升服務貿易的規模。
廣東這幾年一直在推轉型升級,并通過構筑六大發展平臺推進轉型升級。這六大平臺即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中新廣州知識城、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東莞臺灣高科技園。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為了沖破舊的體制,我們搞了四個經濟特區,廣東占了三個,由于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窗口,創造了很多新鮮的經驗。”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28日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現在搞六個平臺有點類似像辦特區,即在轉型升級這個時代我們仍然要搞一些平臺的建設,通過這些平臺的建設來創造轉型升級的新鮮經驗,以此帶動全省的轉型升級。”
以工業大市佛山為例,朱偉堅介紹,佛山在傳統產業方面,正力推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在科技型的中小企業方面,力推科技與金融相結合,政府則主要通過中德工業服務區等平臺的打造實現創新驅動。
李春洪說,中德工業服務區主要是中國跟德國的弗勞恩霍夫協會合作,引進德國的新科技和新的生產性服務,來引導整個佛山的產業轉型升級。
在加快珠三角轉型升級的同時,推進區域均衡發展亦十分關鍵。相比江浙,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相當明顯,珠三角與東西北地區存在巨大的鴻溝。根據廣東縣域經濟研究與發展促進會28日發布的2011年廣東縣域金融生態研究報告,廣東縣域經濟發展差距大,縣域金融機構偏少,資產規模小,縣域經濟基礎薄弱,資金外流現象比較嚴重。
彭澎說,區域經濟差距過大也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特點,所以廣東在優化提升珠三角的同時,加快東西北地區經濟的發展亦十分重要。他認為,城鎮化是未來廣東發展的一大動力,城鎮化的過程是讓農民發達富裕起來的過程,在這方面,廣東應該走在前面,關鍵就在于如何加快東西北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東西北地區的就地城鎮化,而不是一味地往珠三角大城市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