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嬰童服飾消費市場趨勢分析:體驗和分享成為辣媽購物新樂趣
有關數據顯示,隨著人口眾多的“80后”一代已長大,陸續成家立業,在2015年前,我國將迎來新一輪的生育高峰,這也將構成第四次嬰兒潮。業內人士也指出,中國孕嬰童市場需求至少在1萬億元,預計2015年可達到2萬億元規模,孕嬰童服裝市場已成為中國最有增長性的市場之一。中國的孕嬰童市場正進入黃金發展期,催生了不少新商機。隨著,新一輪“嬰兒潮”的到來,只要打上“孕嬰童”專用標簽的商品,身價立即飆升,導致孕嬰童服飾消費也“一路看漲”。最近,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備孕媽媽和“80后”的家長,從他們的反饋中不難發現,對于孕嬰童服飾產品的傳統消費觀念在悄然轉變,體驗與分享正成為這些“新手家長們”消費背后的樂趣所在,因為,在分享購物體驗的同時,還能找到自己的圈子。
購買渠道日趨多樣化
隨著孕嬰童服飾消費群體的不斷壯大,對于伴隨互聯網和計算機一同成長的年輕消費者而言,他們思想更為開放,更愿意通過多樣化的在線渠道獲取孕嬰童服飾產品的信息。“80后”的準媽媽陳小姐向記者透露,她在購買孕嬰童服飾產品時,會更傾向于線上的方式。“購買前,我會在線上先關注相關的論壇,看別人的購物體驗及過程分享,通過網絡還可以對商家進行比價,掌握價格的透明度。”有關數據顯示,在眾多在線信息渠道中,媽媽貼吧和論壇、品牌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名列前茅。此外,名人博客、在線視頻共享網站也是年輕消費者獲得資訊的重要途徑。陳小姐對記者坦言,“在采購新生兒用品時,體驗很重要,比如小件商品大多會選擇在實體店鋪購買,因為可以通過手感等很直觀地辨別其舒適度,而較為大件的商品則會通過線上購買,因為實體店鋪很多嬰童類產品的價格虛高。”
品牌化與品質消費抬頭
從“80后”一代年輕家長的購買預算方面不難看出,童裝產業消費潛力是巨大的,近60%的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孕嬰童服飾產品的采購預算在30000元以上,其中1/3的消費者將目標預算集中在10000~20000元之間,并且,消費者對于童裝的消費已明顯從數量消費轉向品牌消費,有針對性的追求品質與高檔化消費。
“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品牌,沒有品牌,質量就沒有保障。”來自河北的張女士說。一位深圳的新手媽媽則認為,“給寶寶挑選衣服應該先看標簽,一般有品牌的服裝上面的材質成分都會標明,例如嬰幼兒用品,我國標準是甲醛含量≤20mg/kg,如果連標準的標簽都沒有,就視同和三無廠家一樣,便會放棄購買。”某品牌童裝的加盟商也向記者透露,“現今,市場上做孕嬰童用品的商家實在是太多了。一方面,消費者選擇的余地很大,競爭激烈;另一方面,利潤也越來越薄、越來越透明,沒有品牌消費者幾乎很難接受。”
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從消費數量上來看,中等收入群體是童裝消費的主體。94%的消費者更信賴國外的童裝品牌,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希望市場上多出現做工精良、價格略低的中高檔童裝;34%的消費者則更信賴童裝高端品牌,表明消費者的品牌購買偏好仍然集中在擁有較高認知度的品牌上。
流行趨勢帶動消費升級
目前,91%的孕婦和85%的0~1歲孩子媽媽已被“80后”覆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不斷細化,作為新的消費主流的“80后”家長們,受成長環境、消費意識等因素影響,不但注重產品的品質,更重視其功能化和時尚感,于是,流行也從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消費的升級。
走訪各類百貨商場,不難發現,市場上的童裝品牌大多一改前幾年以卡通為主的情況,變得注重休閑、自然、中性。以往那種生硬顯眼的卡通圖案少了,兒童服裝顏色、款式也逐漸成人化,更貼近當今“辣媽潮爸”們的審美需求與心里訴求,在圖案設計中舍棄花卉動物圖案,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圖案設計變得小巧了許多,穿上可顯出略帶高貴的質感。此外,綠色環保概念被充分應用,在繼承棉、麻、毛等天然材質的同時,如全棉布、滌棉、水洗布以及休閑味十足的燈心絨,防水、抗菌、防臭等功能性與健康性的面料所做的嬰童服飾大受歡迎。
除了可愛的設計和優質的面料,品牌童裝很善于在設計上融入自家的經典元素,因為他們更懂得如何俘獲那些被時尚浸染多年的“80后”父母們的心。如來自英國的巴寶莉是最早進入童裝市場的大牌之一,許多童裝設計都像是其經典產品的縮小版,雙排扣風衣和格子襯衫穿在孩子身上也十分可愛,是很多家庭打造親子裝的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