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在華一年連關四家店
繼6月關閉貴陽鮮花店后,僅時隔兩月,記者獲悉,百盛又將于本月31日關閉位于石家莊的門店,這已經是入華外資第一店百盛一年來關閉的第四家門店。而百盛上半年落后于不少同行的成績單意味著,即便請曾帶領百盛走向輝煌的創始人出山,要想逃離目前的發展泥沼也并非易事。
百盛方面致消費者的聲明顯示,由于發展戰略調整,公司決定自2013年8月31日正式關閉石家莊店,9月1日起終止經營。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關閉石家莊門店是百盛一個月前突然做出的決定,這一度讓百盛所在的石家莊萬象天成街區有些措手不及。同時,這也讓百盛在華關店持續。
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分析顯示,百盛關店背后恐怕還隱藏著更大的危機。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百盛在京已經成為一塊燙手的山芋。由于客流稀少,租金不高,百盛東四環店的新業主錦繡天地一度欲將其清退。今年5月,為了重振雄風,創始人鐘延森重掌百盛,并馬上對中小型門店進行了一系列調整。不過,從百盛日前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看,上述自救策略的效果并不明顯。百盛中期業績報告顯示,集團銷售額為89.79億元,增幅4.9%,毛利率下降0.8%,經營利潤下降32%。
其中,百盛新店上半年的虧損達5900萬元,太陽宮等新商場的低迷現狀也是近幾年百盛在華衰退的縮影。自2007年開始,外資第一店百盛的業績開始滑坡。2006年百盛銷售增幅達到頂峰86.5%,隨后幾年一路下降。百盛在去年更是遇到了上市八年來的首次凈利下滑,銷售增幅僅個位數。這與王府井百貨等內資巨頭的業績差距明顯。
在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主任郭增利看來,百盛入華初期,中國百貨業不夠發達,洋品牌百盛的優勢明顯,發展速度很快。不過,隨著大批百貨、購物中心出現,百盛并沒有做出太多改變應對新的競爭格局。與此同時,新世界、王府井百貨等紛紛壓縮了零售面積,加大餐飲等比重。
商業專家劉暉則認為,百盛初期選址不夠謹慎,導致目前很多門店的區位先天不足:“比如百盛太陽宮店看似交通便利,但很難找到商場入口。”
郭增利建議,目前百貨、購物中心競爭激烈,整個行業趨于精細化發展。百盛在調整門店的同時更應明確定位客群,走主題性強、更細分的路線。郭增利認為,依照百盛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很難依靠自身的力量重振雄風。“百盛可以借助外力,與商圈其他商業項目聯通,形成規模效應互享客流。”
記者了解到,百盛太陽宮店三層擬與“新鄰居”愛琴海購物中心打通形成連廊。愛琴海購物中心將以體驗式業態為主,不再設置百貨、化妝品等業態。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依托鄰居的餐飲、娛樂業態可彌補百盛體驗業態缺失的短板,百盛可作為該商圈的“主力店”,與周邊大型商業項目共同營造商業氛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