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費形式重于內容
形式重于內容,亞洲國家的禮品饋贈常識
亞洲國家雖然因社會的、民族的、宗教的情況有很大不同,但卻在禮品饋贈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
1.形式重于內容。對亞洲國家人士的禮品饋贈,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是上好的禮品。至于禮品的實用性,則屈居知識性和藝術性之后,尤其是日本人和阿拉伯人,非常重視禮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對日本人而言,越是形式美觀而又無實際用途的禮品,越受歡迎,因為日本人有贈送禮品的癖好,送他這樣的禮品,他好再轉送他人。
2.崇尚禮尚往來,而且更愿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對他人的恭敬。在亞洲,無論何地,人們都認為來而不往是有失尊嚴的,這涉及到自身形象。因此,一般人都傾向于先送禮品予他人。而且,收到禮品,在回禮時則常在禮品的內在價值、外在包裝上更下功夫,以呈現自己的慷慨和對他人的恭敬。
3.講究饋贈對象的具體指向性。選擇和饋贈禮品時十分注意饋贈對象的具體指向性,這是亞洲人的特點。一般說來,送給老人和孩子禮品常常是令人高興的,無論送什么,人們都樂于接受。但若是送他人妻子禮品,則需考慮交往雙方的關系及對方的忌諱;如阿拉伯人最忌諱對其妻子贈送禮品,這被認為是對其隱私的侵犯和對其人格的侮辱。合肥禮品
4.忌諱頗多。不同國家對禮品數字、顏色、圖案等有諸多忌諱,如日本、朝鮮等對“4”字有忌,把“4”視為預示厄運的數字。而對9、7、5、3等奇數和108等數頗為青睞,對“9”及“9”的倍數尤其偏愛(但日本人不喜歡9)。阿拉伯人忌諱動物圖案,特別是豬等圖案的禮品,而日本人則忌諱狐貍和獾等圖案。
內地奢侈品消費增速驟降 年增預計僅為2%
日前,貝恩發布《2013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指出2013年內地奢侈品市場增速進一步放緩,預計年增長率約為2%,與往年高達30%左右的強勁增長水平相比相去甚遠,且這一緩慢增長的態勢將持續到2014年。
禮品饋贈一度是奢侈品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貝恩報告指出,政策對奢侈品市場影響頗大,腕表和以男士消費者為主的品類增長受限尤為顯著。腕表品類占國內奢侈品消費總額的1/5以上,銷售額今年下降了11%。增速放緩的還有曾是國內奢侈品市場的中流砥柱的化妝品、香水和個人護理用品,其增速也從去年的15%下降至今年的10%。鑒于女性消費群體的迅速崛起,今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總額預計為1160億元。中國人仍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群體,貢獻了全球奢侈品總支出的29%,較上年增長4個百分點。
此外,歐元的貶值以及海外市場更為豐富的產品品類,促使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傾向于在海外市場購買奢侈品。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者有逾2/3的奢侈品支出發生在國外,較去年大幅攀升,此舉令大型國際品牌減慢在中國開店的步伐。蘭納表示“中國奢侈品市場已經迅速地從‘圈地’階段發展為持續關注客戶體驗和可比門店銷售額的階段”,據貝恩策略估計,這一態勢預期還將延續到2014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