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彭澤縣打造紡織產業強引擎
在華孚紡織生產車間,廠長宋輝漢高興地介紹道:“開年以來,我們在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能,降低消耗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當前生產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運行態勢,截至日前實現工業產值51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7%,實現首季生產開門紅。”
近年來,彭澤緊緊抓住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沿江開放開發和國家建設長江黃金水道三大機遇,不斷鞏固優質棉基地,增加棉花畝產產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延長紡織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逐步實現由棉花原材料向棉業深加工轉變。
彭澤有著悠久的植棉傳統和豐富的植棉技術,享有“全國優質棉基地”美譽。然而彭澤人并沒有滿足于這些,而是加大了科技植棉的力度,全縣棉花良種推廣率已達100%,無土育苗、無載體栽培技術已全部應用,生產成本、勞動強度比原來下降30%以上。為維護棉農利益,全縣還成立35家棉花專業合作社,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與棉農結成利益共同體,為棉農提供良種推廣、技術服務、訂單收購、信息服務、農資配送等,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引進投資4.2億元、建設庫存棉花15萬噸、年周轉30萬噸的倉儲與年交易量可達600萬擔的江西鄱陽胡棉花交易市場。
彭澤將棉紡、服裝作為支柱產業重點扶持,通過各項優惠政策一邊培育棉紡龍頭企業,一邊大力招商吸引技術設備先進的紡織、制衣、針織等項目落戶,不斷延伸棉紡產業鏈條。引進華孚集團經過幾年的發展年產紗錠由原來2萬錠提高到9.2萬錠,年產值達4.5億,產量14000噸,成為彭澤棉紡龍頭企業。探索該公司迅速壯大的奧秘,公司副總宋遠響如是說:“華孚紡織就是依托本地充沛的棉花資源及當地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通過對產業鏈的延伸與完善,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充裕資源及優惠的政策的吸引下,目前全縣已有軋花企業40余家、棉紡企業16家、制衣企業28家,形成棉紡抱團發展,制衣扎堆落戶的喜人格局。
去年,彭澤對棉紡的支持力度更是空前,不僅在彭湖灣工業園規劃紡織產業園3000畝,使之成為相關配套企業抱團入駐的理想之地;而且向規模紡織服裝產業園拋出了“橄欖枝”,對年底前落戶紡織產業園,且投資強度達到100萬元/畝,并在12個月內建成投產的入園企業,給予“零”地價、補貼實際投資固定資產的1%等優惠扶持政策。目前已引進8家相關聯產業項目入園,計劃首期投資7億元的九江(南通)紡織科技產業園項目也于去年7月與彭澤正式簽約,標志著彭澤將結束織布行業空白的歷史。
如今,棉花—紡紗—織布—印染—制衣—銷售這一完整產業鏈在彭澤正式形成。去年全縣紡織服裝產值達47.8億元,同比增長29.3%,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的26.5%,位居該縣四大支柱產業所占工業比重之首,成為推動該縣工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