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的批發模式在越南水土不服 被迫轉售業務
在過去的十二年期間,麥德龍這家世界五百強之一的批發巨頭憑借其在資金、管理經驗、銷售網絡方面的巨大優勢已經在越南開了19家門店。不過由于其批發模式在越南水土不服,麥德龍不得不把自己在越南的業務賣給泰國零售業公司BJC(BerliJucker)。
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據報道,在2012-2013財年,麥德龍集團銷售總額為5.16億歐元,它在許多國家都獲得巨大成功,不過在越南它面臨著一系列困境。或許麥德龍的批發商業模式不適合越南。 麥德龍在2002年入駐越南,在越南經營的初期曾有幾年銷量非常好,但是現在出現了衰退。
據著名經濟學家Dr. Nguyen Minh Phong分析,麥德龍在越南經營的初期憑借那時還是很新的商業模式、低價格、物品多樣齊全三方面的優勢而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之后外部競爭開始加劇,來自其他超市的競爭和新的零售模式的興起讓麥德龍在越南敗下陣來。
根據另一市場營銷專家Hoang Tung所言,麥德龍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方面的障礙,麥德龍的企業文化是把自己定位為批發商。由于在運作初期麥德龍只接受持有麥德龍會員卡的批發客戶,縮小了自己的顧客范圍,而其他品牌超市的顧客群體則非常廣泛,特別是零售客戶。此外,雖然市場定位的客戶是批發商,但是麥德龍的銷售策略卻不能吸引批發顧客,特別是在價格、質量和配送方面都沒有吸引力。
最近幾年,麥德龍改變了自己的商業模式,不再采用會員卡銷售模式,開始接受所有的客戶群體,。但是即使這樣還是不能吸引零售客戶。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在越南人眼里,麥德龍依舊是個批發商而不是零售商;另一方面,麥德龍的競爭對手則更加了解零售客戶,已經建立了很好的零售網絡,培養大批忠誠的客戶群體,麥德龍想要滲透零售市場和尋找銷售代理商絕非易事。
業內人士認為麥德龍在越南營運面臨的幾個障礙,其中一個就是沒有因地制宜(沒有在越南制定合適可行的銷售網絡發展計劃)。麥德龍照搬自己在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繼續延用之前的批發商業模式,結果到越南這個非發達國家水土不服,面臨各種各樣的營銷難題。而且在越南的競爭對手時時緊盯麥德龍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好準備同麥德龍競爭,同時推出各種優惠活動來保持已有的眾多客戶的品牌忠誠度,讓麥德龍無機可乘。最后迫使麥德龍要么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要么轉手銷售自己的業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