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后市表現依然偏空
面對現在棉花價格,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棉花現貨壓力最大的時刻將出現在11月之后,屆時紡企補完庫,棉企沒銷路,而進口棉、進口紗涌入,價格一旦松動,棉企保值壓力將更加巨大?,F在期貨的下跌,也只是玩預期而已,真正勢如破竹的崩潰在后頭。
“9月至11月份期間將是目標價格補貼實施過程中的籽棉采價期,軋花廠籽棉收購價格應該已經出了,9月交易第一天已給出方向,下一目標13000元。目前14000元,零星開秤,價格這么低,市場會維持觀望?!泵藁ìF貨貿易商張經理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內市場不會有起色。
張經理認為,如果價格再往下打個三四百點,棉農估計會少賣點,軋花廠估計也不會甩開膀子收。如果價格再下降,僵持觀望時間拖長,會人為拉長斷檔期,這就是風險點。另外,在現在這個時點,新疆的軋花廠當然會盡全力把價格壓低些,反正,農民那里無非是拿多補少,拿少補多。
然而,企業不一樣,企業要承擔全部風險,當然是價格壓得越低,風險越小,唯一擔心的還是采價期政策是否又會有變動。順風棉花網相關負責人認為,內地棉區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明年棉花種植面積將會進一步減少。
順風棉花網建議,相關部門在重視新疆棉區的情況下,也應該關注內地棉區的種植面積和棉農的收益。試點直補是好事,內外棉區縮小價差降低紡織企業用棉成本,有利于紡織企業的發展。關鍵是在直補過程中相關部門的落實情況,要上下統一,不能在直補過程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真正把國家的政策落實到棉農身上。
據記者了解,現在山東省的武城、成武、東營、夏津、濟寧、金鄉等大部分棉區都已開始采摘新花,個別棉區采摘進度已到20%。由于新花上市量相對較少,國家政策不確定,市場價格走勢難料,前景不樂觀,400型棉花企業普遍持觀望態度,計劃9月中下旬或更晚些時間再開秤收購。
董雙偉認為,整體看本年度全球棉花市場供應無憂,需求呈現結構性的變化,供需寬松局面維持,尤其是印度種植面積創歷史紀錄突破1.8億畝,而美國天氣順風順水,豐產在望。中國方面,儲備棉庫存高達1100萬噸左右,今年新種的棉花產量好于此前預期。所有這些,在接下來的北半球新棉集中上市季節,都對棉花市場構成較大的反彈阻力。
他認為,結合中國要實施的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政策,內外棉價差逐步縮小是必然過程,而同時考慮到中國對棉花進口配額的監管從嚴,盡管國內棉花價格今年以來經歷了大幅下跌,但在外棉價格本就低于國內棉花價格且未來仍存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國內棉花價格仍面臨下跌的可能。
對于棉花價格的后期走勢,銀河期貨分析師陳曉燕也認為,結合棉花市場供求以及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棉價整體仍延續下跌的大趨勢。但從期貨上來看,直補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對不同合約的影響是不同的。整體看,由于享受直補的棉花要統一接受監管,流通成本會增加。另外預計新疆棉進入內地的進度也可能因此推遲,新疆棉作為期貨倉單的流入量有限,1411合約以及1501合約因倉單問題走勢可能相對偏穩。但1503及以后的合約承受市場較大壓力,預計仍有下跌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