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唯品會分食閃購蛋糕?
僅憑閃購這一商業模式,唯品會市值突破了百億美元,成為國內第四大互聯網企業 。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第三季度總凈營收為8.8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837億美元增長130.0%;歸屬于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為27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00萬美元增長130.3%。
閃購市場很大,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在唯品會、京東閃購、天貓特賣和當當尾品匯多家平臺的推動下,閃購已經成為一個規模巨大,且增長潛力不可小視的市場。尤其是雙十一后,被嚴重透支的市場讓商家庫存高漲。為了緩解庫存和資金占用壓力,閃購順其自然成為一個最佳的清理庫存的渠道。
艾瑞咨詢的首份《中國網絡限時特賣市場研究報告》,也證明閃購市場前景可觀的觀點。數據顯示,自2008年起,國內特賣市場連續六年實現三位數增長,2013年該市場規模達378億元,同比增長100.5%。艾瑞預計,2016年中國網絡限時特賣市場規模或將突破1800億元。
在第三季度,唯品會的營收折合人民幣約54億元左右。顯而易見,唯品會的市場份額并不大。另外,唯品會財報的一些數據,折射出單一閃購模式未來的隱憂。尤其是在京東、天貓和當當等多家B2C巨頭相繼發力閃購業務的格局下,唯品會過度倚賴閃購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隱患。
今年二季度,唯品會一線和二線城市貢獻的營收占比合起來是51%,三線和四線加起來是49%。在三季度唯品會一線和二線城市貢獻的比例合起來是42%,三線和四線加起來是58%。從表面來看,市場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是利好。事實恰恰相反,三線和四線城市的用戶對價格敏感度高,消費能力過弱,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經營風險。另據唯品會高管透露,化妝品和服裝是唯品會最大的品類,也是利潤最高的品類。目前,唯品會化妝品的毛利率接近20%,服裝業務的毛利率為25%-27%。
顯然,無論是商品品類,還是用戶數量,唯品會的業績增長都遭遇了瓶頸。雖說唯品會移動端第三季度銷量比約占57%,超越了PC端,但如何導入更優質的客源,這是唯品會必須正視的問題。
在閃購市場,唯品會的優勢正在被天貓、京東和當當等對手削弱。在剛剛結束的雙11促銷中,京東閃購銷量較上月增長10倍,躋身國內閃購市場第一陣營。天貓特賣依舊發力,汽車上特賣,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圍觀。此外,當當尾品匯主攻服裝,銷售業績實現了高速增長。
或許很多人認為,專注于閃購的唯品會,是京東、天貓們不可逾越的一座山。事實上,對于京東和天貓而言,閃購沒有任何門檻。眾所周知,京東、天貓們手握龐大的流量資源和數量可觀的活躍用戶。雙11促銷中,京東閃購業績增長10倍,這足以說明問題。
未來,在閃購業務上,唯品會的真正對手不是天貓,而是京東。一直以來,京東靠直營和出色的物流體驗撐起B2C半壁江山。推出閃購業務后,京東利用現有的供應鏈體系迅速擴張,并將出色的物流體驗也應用在閃購業務上。正因于此,京東閃購才會在雙11躋身閃購第一陣營,與唯品會分一杯羹。
與唯品會相比,京東閃購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供應鏈體系和物流配送兩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用戶、生態體系以及售后服務這些方面,京東有非常強的優勢。最關鍵的一點是,京東的用戶規模,要比唯品會大很多。唯品會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活躍用戶930萬,而根據京東發發布的第三財報我們可以看到,第三季度活躍用戶相比去年同季度增長了109%,為4610萬。巨大的用戶規模懸殊,注定京東是閃購領域一個實力派。
此前,為了搶奪用戶,京東閃購業務扣點最低,而且帳期只有七天,這一系列的優惠措施為京東閃購業務招攬了眾多供應商。且實行以一對一的運營支持,最大限度的服務商家。在騰訊電商業務與京東合并后,微信和QQ入口成為京東閃購業務的兩個優質流量入口。相比之下,唯品會收購了樂蜂會,僅僅獲得了百萬級的會員。
不難想象,京東閃購與唯品會的對決,再加上天貓特賣、當當尾品會的不斷發力,閃購業務競爭會空前激烈。從用戶層面來看,閃購的核心競爭力,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低價,而是性價比、用戶體驗等環節的綜合競爭。所以,像唯品會這樣單純的閃購平臺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京東、天貓和當當紛紛重視閃購業務,不僅會讓閃購業務競爭更加激烈,還會讓閃購業務迎來一個變革時代。眼下,京東按照自營平臺的標準打造閃購業務,將閃購業務拉升到一個新的至高點,天貓和當當勢必會跟進。屆時,單一的閃購模式還能支撐唯品會美好的未來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