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皮棉報價觸底反彈
受春節假期ICE期棉主力合約價格上破64美分強壓力位,保稅棉現貨、即期及遠月合約外棉報價持續上漲;新疆棉加工成本、財務費用及倉儲、運輸費用上漲等等的推動,2月24-25日疆內外倉庫新疆棉報價上漲100元/噸左右,但由于內地棉紡織企業、經營企業尚處于開工、開機階段,棉價沒有獲得成交量支撐,因此報漲處于試探階段,還要看鄭棉、商品棉掛牌交易面價格是否跟進。
一些棉企表示,由于2015年棉花進口配額只有89.4萬噸,紡企采購外棉大多會“細水長流”,對國內沖擊不會很大;1100萬噸國儲棉除非棉價出現大幅上漲才會輪出否則也不會競賣“攪局”,因此新疆棉終將成棉企需求的“中堅”,業內人士預測3128級棉價將在14000-15000元/噸間尋找支撐(毛重結算)。
相關鏈接:
據悉,兵團棉農在前期交售籽棉時,有些師團支付了部分預付款,有些沒有預付。據不完全了解和部分棉農反映,按照補貼后的最終價格,各師團補貼標準略有差異,其中機采棉扣除水雜15-20%后補貼后價格多在6.7元到7.9元,手摘棉價格7.4元到8.1元。第一師部分棉農告訴記者,2月8號左右,他們的兌付卡中已收到含補貼的籽棉款,扣除籽棉的水雜后,機采棉價格大約在7.9元/公斤(加工成品為白棉三級),以此類推,每升降一級,價格上下浮動0.15-0.2元/公斤。第二師棉農反映扣除籽棉水雜后的機采棉價格大約7.6元/公斤(加工成品為白棉三級),手摘棉為8.0元/公斤。第七師棉農則反映扣除籽棉水雜后的機采棉價格大約7.2元/公斤,手摘棉為7.9元/公斤。
據棉麻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在氣候、土地、種子、管理等生產要素方面各異,各師團籽棉的產量和內在質量多有差別,更多的是由于市場因素,導致師團籽棉收購價格有所差異。
根據兵團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規定,2014年12月底前,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棉花播種面積和產量,確定兵團補貼資金總額,并撥付給兵團。據相關人士稱,目前,兵團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已將補貼資金全部撥付各師,由各師按照本師產量和相關情況給棉農兌付補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