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產業結構遇調整 運用衛星導航技術播種
就在人們觀望市場行情時,4月7日,國家發改委將2015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定為每噸19100元,比2014年每噸降低700元。
調減面積,指導價降低,在組合政策下,新疆棉花產業鏈上的各環節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近日,記者對有關方面進行了采訪。
散戶與種植大戶的不同尉犁縣是新疆的植棉大縣,全縣種植面積90%以上是棉花,這里的農民世代種植棉花,棉花不僅深植于這片土地,更深植于農戶心中。買買提·艾力是尉犁縣興平鄉巴西阿瓦提村村民,家中共有68畝地,去年全部種了棉花,這68畝棉花可把他折騰了一年。“去年棉花播種期,災害性天氣頻發,棉花重播了兩次,種植成本達到2000元∕畝,最后一算賬賠了。”買買提·艾力說,從去年冬天開始,他積極參加縣、鄉組織的枸杞種植學習。今年他試種了20畝枸杞,還安裝了滴灌設備,把曾經花在棉花上的精力轉移到了枸杞上。“如果效益好,明年我種枸杞。”買買提·艾力說。同樣在調減棉花的還有阿克蘇市。果棉間作在這里延續多年,隨著果樹年齡增長,樹冠遮蔽了陽光,棉花的品質產量均受影響,再加上棉花政策的調整,棉花種植效益大幅下降。今年阿克蘇市啟動了“果園退棉”政策,截至目前已完成12萬畝棉花的退種。
與買買提·艾力這樣的散戶不同,種植大戶由于集約化水平高,棉花種植成本控制較好,他們認為發展機會已來臨。
庫爾勒市哈拉玉宮鄉鐵斯干村棉花種植大戶祝向軍今年把棉花種植面積由去年的1000畝擴大到4000畝,他對市場很有信心。祝向軍說,去年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后,棉花在市場里的身價主要取決于是否滿足加工企業的需求,因此,今年他選種了品質更符合訂單需求的棉花品種。
種企引進新品種農戶種植意向的波動讓種子生產經銷企業也坐臥不安。“一邊是整體銷售的下滑,一邊是種植大戶越來越苛刻的需求,種子行業同樣面臨調整。”巴州友質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質種業”)總經理張建文說。
去年災害性天氣頻發,不僅讓棉農受到損失,也為種子企業今年的發展埋下隱患。張建文說,去年初霜來得特別早,低溫天氣讓棉花種子發育不好,種子質量整體偏低。去年,該公司經營的主要種子品種的發芽率僅在80%—85%,這與企業承諾的發芽率不符。因此,今年企業為了保證種子質量及發芽率,沒有銷售去年產的種子,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損失。
在市場的劇烈波動下,友質種業采取了很有針對性的避險措施。張建文說,今年銷售遇到困難,但企業依舊堅持引進了新的棉花品種,新品種更加適合機采,還具備一定的早熟特性,非常適合當前市場需求,對于其他已經銷售多年的老品種,以保證種子質量為前提,不盲目追求銷量增加。“越是市場下滑,企業就越會緊緊把住質量關。”張建文說。
下游企業心情舒暢與種子企業和棉花種植戶相比,位于棉花產業下游的紡織服裝產業似乎生機勃勃,與前些年上游種植火爆、下游慘淡經營的局限呈現明顯反差。
“政策優勢正在放大,今年日子會更好過。”巴州百家惠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建信心滿滿。該企業是一家從事棉紗生產的企業,每年需要大量的棉花。
郭建說,近年來紡織服裝產業在新疆已經有了聚集的態勢,運費補貼、低電價等政策優勢逐漸顯現,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后,棉價與市場接軌,更進一步放大了紡織服裝產業的政策優勢。
今年棉花種植面積調減,郭建認為這是新疆農業種植結構優化的一部分,雖然棉花產量可能會減少,但與現在棉花巨大的庫存和每年消費量相比,調減的棉花不足以對原料價格產生明顯影響,棉花價格就算出現波動,也應該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服裝企業的感覺也是相同。巴州十方通紡織品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成衣制造企業,公司董事長張洲源介紹,近期國內棉紗市場價格未出現明顯波動,因此企業也沒有提前儲備棉紗,而是根據訂單需求,隨時采購。張洲源認為,當前棉花面積調整和目標價格的變動,暫時還未影響到紡織服裝行業,這為紡織服裝行業創造了難得的休養生息時間,企業將抓緊在品牌建設、款式設計、員工培訓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市場競爭力。
4月15日,兵團第五師89團十三連的農田里,一輛運用衛星導航技術的大馬力拖拉機正牽引著新型滴灌超寬膜精量播種機在播種棉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