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貨店內服飾類商品的多樣性面臨挑戰
因服飾制造商的生產縮減,百貨店內服飾類商品的多樣性面臨挑戰。基于這一現狀,日本的大型百貨店正在著力開發、銷售自主設計的女性服裝品牌。而自有品牌的高收益率也讓百貨店的管理者們意識到,發展自有商品大有裨益。

▲東京都新宿區伊勢丹新宿店
東京都內伊勢丹新宿店2樓的一處角落,有一家名為“No.21”的店鋪,店內的貨架上陳列著各式女靴。這是一個由三越伊勢丹控股設計、參考顧客需求并與多家鞋制品產商共同研發的品牌,創立于2011年,售價低于同類非自有品牌。去年,該品牌的年銷售額為9.8億日幣(約0.64億人民幣),今年起,品牌的經營類別還將擴展至包類、帽子等。自有品牌的加入,有助于百貨店控制采購的成本,該類商品還被貼上了“收益高”、“即便品質高也能做到相對低價”的標簽。

▲東京都豐島區西武池袋本店
服飾、雜貨類品牌“LimitedEditon”是由SOGO西武運營的自有品牌。該品牌雖然僅始于2009年,但去年的年銷售額就已達到約1200億日幣(約78億人民幣),占到百貨店整體銷售的15%。5月底,該品牌還起用了巴西設計師,著力研發限時出售的自有商品。
高島屋也自今年春季起開始發售與全國各地面料生產商合作開發的女裝、童裝等。而由大丸松坂屋、千趣會共同開發的“Krarat”也于今年3月開始進入市場。
百貨店自有品牌的強化,與商品供給源——服裝制造商的嚴峻經營環境有關。如今,低價快時尚品牌之間的競爭日漸激烈,品牌退出商場或縮減店鋪面積的現象層出不窮。百貨店中市區以外的店鋪,甚至還出現了商品無法鋪滿商場的情況。
服裝類大型企業“WORLD”,截至3月末共計取消了13個品牌,關閉了全國范圍內約17%的店鋪,共計479家。OnwardKashiyamaCo.,Ltd.截至8月末,預計要關閉113家店鋪(包括百貨店內的店鋪),準備主推“23區”等主打品牌。而曾與人氣品牌“BurBerry”達成經營協議的三陽商會,也因合約到期,在全國范圍內關閉了約30%的店鋪(原店鋪約360家),剩余店鋪全數轉營其他品牌。

▲三陽商會“百年風衣”
對于百貨店而言,如果自營品牌的商品銷售不佳,就會面臨庫存風險。三越伊勢丹控股的大西洋社長針對積極發展自營品牌,陳述了如下理由:“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賣場空置。只能做好這樣的覺悟努力去做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