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垂直電商進入洗牌期
二孩政策刺激下母嬰電商瘋狂擴容,但燒錢買流量的模式讓市場一年不到變紅海。
8月5日,母嬰電商平臺荷花親子在其官方微信賬號上發布聲明《一起走過那么多天,今天卻要跟大家說再見》,宣布關閉。聲明提到,經過不斷的努力和調整戰略,但因行業競爭殘酷,平臺雖不斷調整經營,優化用戶體驗,也嘗試過各種渠道運營方式,但最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最終經過反復慎重考慮,團隊決定關掉荷花親子。

隨著二孩政策落地而興起的母嬰電商潮正在退潮,包括“荷花親子”在內的母嬰垂直電商受天貓、京東等綜合電商的擠壓,不得不面臨轉型。電商專家魯振旺稱,母嬰垂直電商已經進入洗牌期,除了市場前三外,其他挑戰者的機會已經非常渺茫。
競爭激烈 電商賣奶粉、尿不濕倒貼賺流量
相關資料顯示,荷花親子誕生在2014年8月份,是一款專注母嬰電商的移動APP,通過平臺推薦為用戶提供精選的母嬰產品;同時APP具有社交功能,用戶可進行育兒經驗分享和交流。2015年,荷花親子被辣媽幫全資收購了,收購之后,荷花親子成為辣媽幫旗下獨立電商業務,繼續經營母嬰特賣。
業內人士分析,辣媽幫做母嬰電商,基本上都是圍繞奶粉、尿不濕等標品切入,然而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刺激母嬰電商扎堆,加上跨境電商大戰掀起后,奶粉、尿不濕已經成了各電商倒貼錢賣的流量生意,辣媽幫繼續堅持下去,就是要持續虧損。擴大品類做童裝、玩具等非標品的話,進一步加大供應鏈能力要求,而辣媽幫此前并沒有招商、商戶運營、倉儲物流等經驗。此外,辣媽幫三輪公開融資累計沒有超過1.3億美金。
同時,垂直電商不可避免地與天貓、京東等展開直接的競爭,除了有一張所謂的情感牌外,并沒有其他優勢,最終很難體現出商品特色。
在荷花親子告別宣言中,如此寫道:“盡管二胎政策的放開對于母嬰行業來說是個利好,但母嬰社區電商想要盈利,仍然長路漫漫。我們常說想象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行業競爭異常殘酷,我們也不斷調整經營。然而最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蜂擁淘金 燒錢結束市場被綜合電商擠壓
我國作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孕嬰童產品消費國,2014年的母嬰電商規模突破2000億。2015年成為母嬰電商的黃金發展年,除了BAT等互聯網巨頭們在此領域爭相斗艷外,貝貝網、辣媽幫、寶寶樹、蜜芽寶貝等母嬰電商也憑借數億美元不等的巨額融資參與競爭。根據IT桔子、36氪公開數據統計,2015年母嬰行業相關投融資項目共130起,平均每個月近11起。
然而,在電商專家魯振旺的眼里,現在的母嬰垂直領域電商,份額在前三之外的挑戰者機會已經非常渺茫。“母嬰市場里,去年天貓和京東開始的份額加起來已經接近7成,按照這個勢頭,未來甚至可能接近9成,所以垂直類電商的競爭壓力很大。”
其次,盡管資本市場不斷向母嬰領域拋出橄欖枝,母嬰領域的紅利期看似已經來臨,但實際上大部分垂直母嬰電商還處于砸錢買流量的階段,瘋狂的燒錢讓很多母嬰電商彈盡糧絕。魯振旺認為,未來可能只能存活兩到三家這類電商。“垂直類電商除非做到前三,否則根本不會有投資人中意,沒錢造血,母嬰類電商沒有出路。”
蜜芽寶貝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他對母嬰類垂直電商仍然是看好的。但是單純的燒錢并不是最終的出路。“大家實際上都在尋求轉型,蜜芽也在尋求線上線下的結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