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Luella Bartley回家的女王
英國設計師呂拉·巴特利(Luella Bartley)的作品代表了典型的英國古怪風格。在她的2008秋冬系列發布前夕,《衛報》時尚編輯哈德莉·弗里曼對呂拉進行了專訪。采訪中,呂拉講述了自己從事服裝設計的契機以及最終決定離開美國回到故鄉發展事業的原因。
回歸故鄉
最好的想法往往來得出其不意。“那天晚上,我和朋友喝了點酒,他們說:‘就這么做吧,做你自己的個人品牌。’我聽了很動心,就答道‘好啊,就這樣。’”時裝設計師呂拉·巴特利邊笑著邊回憶起10年前的那一幕,就是這樣突然的決定讓她開始了服裝設計生涯。和巴特利碰面時,她正坐在倫敦布魯克大街的“呂拉”梅菲爾店的地下室里。這家品牌專賣店色彩明亮、設計別致,在旁邊克拉里奇酒店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小,但卻不失傲氣。今年34歲的巴特利,又高又壯,體形外貌和女演員西席·斯貝西克有些相似。但她時而也會透露出童真可愛的一面,比年輕偶像嘉莉還要充滿活力。
巴特利的品牌“呂拉”有著夸張的英國風格,已經成為英國最流行的時尚服裝代表之一。叛逆明星麗麗·艾倫和凱莉·奧斯本都是它的忠實粉絲。因為品牌年輕化的設計、英國式的怪誕以及相對合理的價格,巴特利經常被人稱為“當代芭比和瑪莉·匡特(Mary Quant)的締造者”。這個品牌同樣受到美國人的推崇,巴特利已經在美國舉辦了6場發布。2007年,在巴特利回歸英國之前,一向高高在上的美國版《時尚》雜志夸張地將她形容為“倫敦酷炫的明星、海報式人物和大眾的寵兒”。“其實,美國人是欣賞英國風格的,英國風格和他們的風格完全不一樣,英國那典型的蓬亂發型和咬過的手指甲在他們看起來是很勇敢的表達。”巴特利笑著說,她已經把這些英國特質很恰當地刻畫到自己的品牌當中了。
巴特利是在去年9月回到倫敦時裝周做秀的。巴特利說,回來的部分原因是兼顧兩地工作太困難,尤其是自己還有3個不滿5歲的小孩。“哦天,回到倫敦會不會丟掉所有的商業利益呢?”巴特利也有類似的苦惱。她承認,在倫敦時裝周辦發布的困難就是很難吸引更多國際時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但是我已經有過出國辦發布的經歷了,也證明了自己。現在我想要回到家鄉。”她說。
巴特利在去年秋天開業的另一家專賣店位于英國之外的香港,室內裝修很特別。店里有畫著馬和戰爭獎章的油畫(近看它們都被附上了“呂拉”標記),還有刺著披頭士樂隊頭像的刺繡坐墊。這是呂拉品牌英式風格的完美詮釋,混合了騎士階層的細節理念和朋克精神。呂拉品牌服裝看起來像是高貴的酷酷的少年所穿的華貴服裝,結構創新、樣式新穎,給人一種將霓虹色舞會裙和打獵夾克相混合的感覺。“我很沉迷于英國風格。”巴特利笑道。當時,我們正坐在被她稱為“她的巢穴”的這家小店中,在墻上的復古畫像也顯得很古怪、很可愛。“我熱愛所有傳統和復古的東西。也喜歡蓬亂的搖滾感覺。我的品牌形象就在兩者之間,我喜歡將兩種風格融合,這是個浪漫的想法。”她說。
做現實的設計師
巴特利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巴特利由媽媽撫養,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長大。她的媽媽是個秘書,用巴特利的話說是個“可以依賴、有真正職業道德的人”。相反,巴特利的父親卻很叛逆。“他是個生意人,經常做些荒謬的事情。經營過馬廄,但是他和他的馬都和我沒有關系。”巴特利曾經這樣說。她的第一個服裝系列在1998年推出,取名“爸爸我想要匹小馬”。“不是那樣的,”她低下頭苦笑道,“也許我想用它來比喻一些事情吧。”她和父親的關系轉暖是從巴特利搬到倫敦學習設計之后開始的。巴特利說:“他肯定認為我成人以后要比從前好溝通得多。”
如果說巴特利的部分設計靈感是來自于童年對父親的幻想,那么讓她決定進入設計領域的還是她的母親。巴特利是母親的獨子,母親在20歲的時候就生下了巴特利,迫使她放棄了在藝術大學的學業。“當時她放棄了學業,選擇了另一條人生道路。現在我也有了孩子,我知道母親是不會因為為孩子放棄事業而感到后悔。而當我進入圣馬丁設計學院讀書,擁有了她不曾有的人生時,她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
然而,巴特利對大學生活的幻想很快就破滅了。“那些人都是怪物,好像這么說有些不合適,”她很快更正了自己的說法,試圖壓抑自己內心的18歲,換了一種更加成熟的表達方式,“競爭是很激烈、很殘酷的,每件事都不能完全如你所愿。可是當時的學生卻在每天夸耀自己是多么‘無與倫比’。”“當然,”她再一次把自己打斷又補充道,“我的確欣賞一些很棒的理念性的東西,但是我做不了……”很難想到還有誰的設計會像呂拉品牌服裝這樣適合穿著。巴特利的設計歡快、甜美、有趣而又商業化。這與人們對圣馬丁畢業生的印象有些不符,大多數人認為,圣馬丁的設計課程是強調藝術性高于可穿性,崇尚那種像連身運動服的老套時尚。
學習兩年之后,巴特利離開了圣馬丁,在《倫敦晚旗報》擔任時尚評論員,之后又來到《時尚》雜志工作。在對辦公室生活失去幻想之后,她和朋友暢飲了一番,于是決定拾起時裝設計專業,做一名真正的服裝設計師。
獨特團隊的帶頭人
在巴特利真正當上一名服裝設計師之前,還是花了一段時間準備和考慮的。服裝設計不是問題,她可以很有把握地展示自己的獨特審美。重要原因是,巴特利自己的形象塑造問題以及圍繞在她周遭的種種人和事。《哈潑斯集市》雜志稱她是“倫敦青年時尚組織的領頭人”,這種評價像是恭維,但卻讓她和她的朋友聽起來像是一群浮躁的人。這個英國團隊包括時尚編輯凱蒂·格蘭德和設計師賈爾斯·迪肯、斯圖爾特·威爾斯、凱蒂·希利爾,模特凱特·摩絲也有時加入其中。他們經常一起出席各大派對,在一起的照片告訴了人們他們是一個團體。巴特利說:“我忠實于酷的東西,這是一種自我的表達。但是現在我意識到,那些不是讓我真正快樂的事。使我感到愉悅的是做設計,還有照顧我的孩子。”
事實上,這個團隊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力量。他們是時尚界獨一無二的團體:迪肯因為賈爾斯品牌新一季發布秀而成為倫敦時裝周的嬌點;在去年之前,威爾斯是瑪百莉品牌的創意總監,現在主管西班牙奢侈品牌羅意威;希利爾是馬克·雅克布品牌的配飾設計師;而格蘭德是英國著名的時尚領頭人之一,為普拉達品牌做過設計,現在在知名的《波普》雜志當編輯。
2002年,巴特利因為吉賽爾包而迅速走紅,成為“It包”的設計元祖之一。品牌的銷售額一下子提升,但公司還沒有建立起能夠滿足顧客需求的生產線。雖然如此,像這樣一個極小的、本質上很樸素的提包卻掀起了“It包”的購買風潮,就像之前人們瘋狂追逐古姿包和圣洛朗包一樣,這讓巴特利多少有些難為情。“顯然,那個包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利潤,但是我發現整個品牌的定位還不夠明確。”
還有一個所有設計師都必須跨過的門檻:設法得到名人的支持。巴特利在紐約的發布秀吸引了有著白嫩皮膚、金色頭發的20歲左右的美國名星前來捧場,她們自信地坐在秀場的第一排,忠實地緊握著呂拉的包。“這種方式幫助了品牌銷售,但說實話,我不喜歡這樣。”巴特利說,“這也是讓我回到倫敦的原因之一。”
18個月之前,酷酷女孩的代表巴特利搬到了康沃爾,和她的愛人,時尚攝影師大衛·西姆斯以及3個孩子住在一起。她說搬離倫敦是件令人難過的事,剛開始她要數著日子過,看什么時候才能回到首都。因為只有在倫敦,她才可以穿上“除了長筒雨靴之外的衣服”。
巴特利已漸漸成為一名成熟、睿智的設計師。她說自己的成熟是母親身份所賦予的。“是啊,當了母親能夠改變你的想法和看事情的角度。”她認真地說。
呂拉·巴特利擁有人人稱羨的完美人生。有三個孩子,在康沃爾過著平和溫馨的如田園般的家庭生活,愛人是時尚攝影師大衛·西姆斯。當然,她還經營一個非常成功的個人品牌。
她的生活總是充滿著意外驚喜:畢業后很幸運地在《倫敦晚旗報》、《時尚》雜志擔任編輯。這些經歷讓她最終決定回到在大學就讀時選擇的設計專業。2000年,在好友的資助下,她推出了自己的個人系列。
巴特利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德市長大,她曾經說沒有在倫敦成長反而幫助她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她的服裝秀曾經以這些主題命名:“爸爸我想要匹小馬”、“在搖滾音樂節上的牛仔和印第安人”。
成名之后,巴特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要制作那種“可以穿著它喝醉或是跌倒”的服裝。
呂拉2002春夏系列是她推出的首個商業街店New Look系列。
她和瑪百莉(Mulberry)品牌共同推出的吉賽爾(Gisele)包幫助瑪百莉品牌重新復蘇。
呂拉·巴特利在倫敦的成功幫助她進入紐約時裝周。但在2007年,她又回到了倫敦,并且在布魯克大街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她的設計已經成為英國“叛逆”年輕女歌手的必選服裝。
責任編輯:楊靜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