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皮鞋的小女孩:一張網絡照片引發的愛心故事
原貴州省長王朝文、金井小學校長龍曉英與姐妹倆合影
副州長劉曉春看望姐妹倆
鄒藍教授無意間拍到小秀花充滿陽光的笑臉
貴州省凱里市有一個8歲的苗族女孩名叫張秀花,去年11月以來她老是笑呵呵的。好心人專門為她在凱里開了一個中國銀行帳戶,賬戶上的存款金額逐月增多,同時,凱里市一所公辦小學接納了她和姐姐,免去了書學費,姐妹倆再也不用沒錢買書買本子而發愁了。在這之前,她是一個擦皮鞋的小女孩,來自黃平一個苗族家庭,在凱里市金泉小學讀三年級,有個姐姐叫張芝,12歲,在凱里市新星小學讀六年級。母親叫王庭英,40 歲,殘疾人。父親張登富,45歲,人很老實。一家人均以擦鞋為生。小秀花明白,幾個月來,這一連串帶給她的驚喜,源于一位愛心人士偶然間拍攝到的一張她的圖片。
2007年8月中旬,長期以經濟研究為主業,長于西部貧困地區發展和國際經濟關系研究的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現供職于《深圳商報》的鄒藍教授與貴州文化薪火鄉村發展基金會的幾位同仁一起,利用休假時間做義工,深入我省黔東南了解鄉村教育和鄉村衛生方面的情況。回深圳后,鄒藍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凱里:一個滿臉陽光笑容的小女孩》的日記。日記配發了一張充滿笑臉的小女孩照片。鄒藍在文章中寫道: “這是我在黔東南州的最后一張照片,取景并不理想。但是,這依然是我黔東南之行最滿意的。這個在路邊守著擦鞋攤的女孩,看見我東看西看中發現到她,便給了我一個陽光的笑容。她和她姐姐負責一個攤。我走了過去,按下了快門。我如此做,是否會傷害她們的心?她還是那一臉純凈的笑,沒有任何一點陰影。時間倉促,我也沒有好意思多詢問幾句。我也知道,我基本沒有什么辦法將這張照片沖印后郵寄給這個小女孩,便順手拿了20元錢遞給了她,希望至少能補貼一餐飯錢吧……”。
鄒藍在博文中介紹,他當時只是對照片中女孩的純真笑臉很滿意,但不知道她是什么民族,哪里人,是否在校上學,叫什么名字?她是什么樣的家庭和身世,是否需要幫助?于是他想到了借用網絡力量,希望有網友能幫忙查到這個女孩,他想給予女孩一定資助。他把這篇博客置頂,并注明“歡迎轉發”字樣。
恰逢《貴州日報》記者沈仕衛因為深圳企業家何文儉先生捐建貴陽市修文縣六桶鄉希望小學的事,而與何先生一同到黔的鄒藍先生相識,無意中發現了鄒先生的這個博文,覺得可以嘗試一下,看看是否能夠幫助鄒先生達成這個心愿。
10月25日,沈仕衛將鄒藍日記全文轉發在自己的博客上。一個星期后,凱里學院政經系湖南籍學生劉習聰給沈仕衛留言,說那個小女孩的情況他已經弄清楚了,是凱里市金泉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里一個姐姐,12歲,在凱里一私立學校讀六年級,母親王庭英,40歲,殘疾人,且患有關節炎。父親張登富,45歲,在另一個地方擦鞋,人很老實,也患關節炎。一家人均以擦鞋為生。幾年前小秀花一家舉家從黃平遷來凱里,租房居住,打工謀生。劉習聰在留言中說,他為方便找到女孩,從網上下載了小女孩的圖片沖洗成大彩照,轉遍了凱里城。劉習聰去了女孩家,一家人租住一間僅有30平方米的小屋,家里沒有任何值錢的家具,一家人住在城里,每月要支付上百元房租水電費,為節約用電,家里很少開電燈,兩個小女孩寫作業大多利用白天時間。
沈仕衛將劉習聰的留言全文轉發給鄒藍,鄒藍很快回復,決定與朋友一起長期資助這位小女孩。他委托在雷山縣扶貧的省供銷合作社經濟發展處張文君女士在貴州為小女孩開設了一個捐款賬號,并為小女孩存入了第一筆500元錢。后來,鄒藍又在博客上發了一篇日記,題為《照片中女孩子已找到》,很快引起全國各地不少網友關注,許多網友按鄒藍在博客上公布的捐款賬號存款。
11月13日的《貴州日報》刊登了該報記者沈仕衛采寫的《小秀花又笑了》一文,文章見報后,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黔東南州副州長劉曉春、凱里市教育局長潘七一等領導立即委托辦公室人員去看望小秀花,并把她和姐姐張芝從原來的私立學校轉到的現在的公辦學校——金井小學。而金井小學的龍曉英校長在得知兩姐妹的家庭情況后,不但不收她們學費,在生活上還給了她們很大的幫助。12月23日,貴州文化薪火鄉村發展基金會成立大會暨新聞發布會在貴陽舉行,應基金會負責人的邀請,龍曉英校帶上姐妹倆和一直關注兩姐妹生活的大學生劉習聰等一行4人,來到了省城貴陽。在此次會上,小秀花姐妹得到了原貴州省長王朝文的親自接見并合影留念。會后,很多人知道小秀花的事跡時,紛紛給她們送來過冬的羽絨服、學習用品和好多玩具。據貴州文化薪火鄉村發展基金會的一位負責介紹,現在整個基金會都知道了張秀花。但她只是黔東南州包括貴州許多貧困孩子中的一個。貴州現在農村人均純收入不到2000元,很早就要幫父母勞動謀生的孩子有很多。他們應該在適當的勞動中學習人生,但主要精力還是應保證上學。作為一個特殊案例,基金會在創辦伊始,就巧遇張秀花這個“擦皮鞋的小女孩”,實在是一個特殊的緣分,只要她能刻苦努力,品學兼優,基金會就會長期資助她完成學業,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關注其他更多“擦皮鞋的小女孩”。
1月7日下午,記者電話邀約凱里學院的湖南籍學生劉習聰等一起去看望小秀花。穿過金井村一條狹長陰暗的小巷,在天黑下來的時候我們艱難地找到住在深巷里的小秀花家。這是一間不足30平米的一層樓小屋,屋里的兩張床卻占去了房間一半的空間,小秀花一家四口的生活起居都在這里。對于我們的到來,小秀花的父母親甚是熱情。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小秀花都顯得很少話,表現出山里孩子特有的羞赧和乖巧。姐姐張芝告訴記者,現在她們姐妹倆每天中午放學課后的主要任務就是回家做飯,然后再把飯菜盛好送到擦皮鞋的街邊去給爸爸媽媽。采訪結束時,記者問小秀花2008年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小秀花想了好久然后欲言又止地說“我新年的最大愿望是——我想再去貴陽一次”。
一個來自黃平農村四口之家,他們在凱里這座城市里以擦皮鞋來維持生計;一個擦皮鞋的8歲小女孩,因為一張照片而進入了很多愛心人士的視野。小秀花姐妹倆是幸運的,團結一心力量大。無論我們自己,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身處何種困境,應該相信,在我們這個充滿和諧的社會——希望離我們并不太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