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泉:在荊棘歲月中享受激情的盛宴
在那艱苦歲月中,毛澤東主席號召大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靠著自己的雙手,開荒、種地、紡棉花,克服了困難,奪取了戰斗、生產雙勝利。回想往事,周國泉決心依靠自己的艱苦努力闖出一條新的生活道路。
他留職停薪,找親友東拼西借,籌集了兩萬元現金,開辦了一個貿易公司。當時,國家還不允許個人私自經營,所以只能把公司掛靠在一個街道居委會的名下。他看準紹興紡織工業發達的優勢,就從紡織原料開始起步,每天騎一輛破舊自行車,東奔西跑,買賣紗線和化纖原料,暑往冬來,風雨無阻,天天要跑七八十公里的路程,渴了喝口自來水,餓了啃塊自己攜帶的干糧,體重下降了十多公斤,屁股上磨出了血,把被子都染紅了。他愛人見了心痛,勸他不要這樣拼命了。他嘴里答應,但每日照跑不誤。一年艱辛,用血汗換來了收獲。除上交稅收和掛靠經營的管理費外,收入比門衛可觀多了。1994年,他為了把生意做大,又找到老戰友從銀行貸款待380萬元,經過廣泛收集和分析市場信息,終于在新疆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和河南新鄉化纖廠抓住了機會,把兩個單位積壓在倉庫的紗線和化纖全部買一斷,資金不夠,就分步消化,購買一批,結算一批。當年不僅歸還了銀行的貸款,而且收益翻了一番。1997年收入達到一億三千多萬元,曾列為紹興市“三產優勝企業。”
周國泉參加過作戰,他懂得如何把捕捉戰機運用于商場。2000年,紹興市政府號召興辦產業實體。周國泉感到機會來臨,就毫不猶豫地投資4000萬元,在袍江開發區購買了100畝土地,興建廠房,開設了一個棉紡廠。接著,又進行擴建,使全廠達到5萬只紗綻。2003年,紡織服裝業進入新的高潮,他又抓住機遇,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新建了針織廠和服裝廠,使企業形成紡紗、面料、服裝生產一條龍的產業鏈,實現了科工貿一體化。節約了成本,增加了收益,使企業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而今,浙江盛達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占地面積6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000平方米。公司下設棉業、紗線、針織、服裝、進出口貿易等5個分公司和一個研發中心。年產值二億多元,出口創匯三千多萬元。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尼日利亞、香港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周國泉辦企業,堅持走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道路,所以企業越辦越紅火。公司建成了潔凈優雅的花園式廠區,用優美的環境體現整個企業的精神面貌。他真誠善待職工,提倡“人人以廠為家,人人都當老板“。
周國泉認為產業要發展,科技為先導。他在企業內建立科研機構,投入大量人才和資金進行技術開發,并與國內知名院校合作,共同研制新產品,先后開發出多種新型紡織原料組合的混紡、天然棉、麻、毛、絲系列及氨綸滌、棉、粘系列產品和服裝。其中,開發的滌粘麻、人絲麻、陽離子改性滌粘仿毛系列紗和時裝面料享益商界,頗受客戶歡迎。高收縮面料被評為國家級新產品,非氨綸彈性原料面料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公司被評為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質量信得過單位。
周國泉有一個心愿:“要做前人未做過的事,制造出有益于人類身體健康的商品“,他說”這樣,一生才算沒有白活!“他注意體察生活細節,把衣服穿著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科研項目,組織技術攻關,直至取得成果。他們精心打造的“沃爾潤”品牌已經被認同,在廣大消費者心中扎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