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美麗是否一定要付出代價?健康享時尚
在這個火熱的夏天,當你追隨明星和模特的潮流腳步,用首飾提升魅力指數的同時,也要量體而行,既要利用這些材質、造型各異的首飾使自己變得更fashion,也要遠離“首飾病”——頸椎疲勞,腕管綜合征,局部循環不暢……美麗是否一定要付出代價?其實,你不必如此糾結,只要一些小小的改變和稍加的留意,你就能健康享時尚——
超大號項鏈 賺足眼球累壞頸椎
這一季T臺上繁華錦簇、層層疊疊的大項鏈閃閃惹人愛,時尚新聞里反復強調造型夸張的大項鏈是今夏潮人的必備單品。但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超大夸張的項鏈雖然能賺足眼球,但它真的只是為了一時造型所需的配飾而不適合天天佩戴。因為過重的項鏈會不自覺地讓頸椎前彎來配合它,這個姿勢就像不正確的低頭看書或者打字時的姿勢,時間長了就會頭暈目眩甚至讓頸椎落下隱疾。
作為日常的配飾,建議選擇造型相對簡單的鉑金或者黃金項鏈,既不會重量超標,給脖子增加負擔,也比較好搭配。那些色彩絢麗、造型夸張的項鏈可以留給周末晚上的熱舞party。
合金首飾 很美但很“危險”
流行的風向標時時在變,你當然無法拒絕那一款又一款設計新穎,色彩絢爛的首飾。于是,除了真金白銀、鉆石寶玉,更多的合金、人造材料首飾也擠進了你的首飾盒。可曾想這些看起來很美的項鏈、耳環,還有手鐲等,其實也很危險,它們有可能混入了鎳、鉻等金屬成分,容易造成皮膚過敏,引起瘙癢感和灼熱感,還可能出現紅斑、丘疹、脫皮、水泡以及膿性分泌物等,嚴重時甚至形成潰瘍,誘發哮喘或蕁麻疹等全身性疾病。而且研究顯示,女性對鉻和鎳的過敏性約為男性的10倍。
當皮膚出現過敏癥狀后,建議到醫院查找過敏原,看看究竟是對哪一種金屬或成分過敏。如果你的皮膚確實比較敏感,那就忍痛割愛遠離那些色彩絢爛的合金首飾,純度較高的真金白銀還是要安全得多,畢竟它們性能穩定,不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另外,購買金飾最好向大品牌看齊,以免買到材質來歷不明的山寨產品。
首飾不離身 細菌找上門
每天回家你肯定記得脫掉穿了一天的高跟鞋,可戴了一天的耳環、項鏈、戒指呢?要知道它們雖然不會給你的地板帶來傷害,卻在無形中損害了你的健康,因為相比其他部位,被首飾覆蓋的皮膚往往更容易滋生細菌。英國公共衛生中心實驗室的微生物學家霍夫曼曾對長期戴戒指的50名女士做了5個月的細菌學調查,結果顯示,她們戴戒指部位的細菌數量比不戴戒指的部位要高出9倍。此外,如果戒指戴得過緊,還會影響手指的血液循環,變得麻木、酸腫、疼痛,甚至造成手指畸形和局部壞死。
可見,不管是戒指還是項鏈、耳環等其他首飾,回到家中最好就及時摘掉,一方面讓脖子、手腕等部位得到休息,另一方面也減少細菌滋生。記得每隔3個月對首飾進行一次清洗,夏天可以適當縮短時間,用中性洗滌劑或是熱水浸泡,避免藏污納垢。另外,要根據自身的體重及時調整戒指內徑,以免戒指過緊影響手指血液循環。
大耳環 容易催人老{page_break}
眼看著好萊塢明星都戴著大耳環頻頻亮相時尚活動,這一季T臺上,模特們的耳環也是極盡夸張之能事,就連美國第一夫人也無法拒絕大耳環的誘惑。如是,那些小巧玲瓏的耳釘再也入不了你的法眼,一場耳環換季大行動馬上開始。
即便是追求耳環的夸張造型,也要控制好重量,并且盡量小心佩戴,因為過重的耳環會傷及耳垂,一是耳垂被拉長,會顯得松弛衰老,二是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扯破耳垂。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特殊人群是不適合戴耳環的,例如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美國專家指出,穿刺耳環孔的身體創傷,會增加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發生致命感染的危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