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婚禮像辦個唱 個性婚慶衍生90億產業
一生一次的婚禮讓80后費盡心思
成都新人在婚慶方面的平均花費
2007年 61500元
2008年 52000元
2009年 68500元
2010年 近8萬元
●婚慶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教育之后又一個消費熱點
●現在演唱會才會用到的音響師、舞美師、攝像師等都加入到了婚慶行業
●從新人婚禮當日消費數目來看,成都新人的消費能力目前在全國排前三名
每年的5至6月是婚慶高峰期,而如今以80后、90后為主角的新人們,也表現出與前輩的不同,他們追求個性,希望把更多新鮮元素融入到婚禮中:模仿大片劇照拍婚紗、儀式現場扮成首映典禮、婚禮請柬制成精美入場券、自行車公交車做婚車……
然而要把這些都變成現實,就得花錢,而婚慶公司正是靠婚慶策劃做得風生水起。“2000年,在成都一兩千元就能舉辦一場婚禮;如今,除去婚宴開銷,新人付給婚慶公司的基本費用平均一場可達萬元左右,其中不乏單筆過‘百萬’的。”成都市婚慶協會表示,蓉城婚慶市場消費模式正進入一個歷史“拐點”:為個性化婚禮買單的時代已到來,多元文化將沖擊高檔婚禮市場。
A例案
婚禮儀式竟用到舞美
走過嫩綠的草坪,穿越精靈叢生的許愿池、許愿樹后,在絢麗的焰火和悠揚的小提琴曲中,美麗的新娘扇動著一對天使羽翼飛翔出場……上個月底,城東望江賓館內舉行的一場特別婚禮,令參與婚宴的嘉賓至今還津津樂道。“婚禮是在傍晚舉行的,除了臺中央的LED顯示屏和焰火點亮全場達到露天影院的效果,還把新人姓氏拼音字母組成的專屬LOGO印在了喜糖、請帖、燈光造影上。”描述起當時的場景,婚禮策劃人成都紅繡球婚慶總經理喬劍表示,該場婚禮采取了“個性化定制”,其中在現場把控浪漫氣氛的司儀主持人和“泡泡云朵機”,還是從上海請來的。
“雖然才短短幾十分鐘,其實花了很多心思。當初為了這幕愛情電影,布置搭臺有4天時間,新郎、新娘以及朋友們排練了多次,而且燈光、音效也是一再修改。”喬劍還告訴記者,隨著可供選擇的婚慶公司越來越多,新人們的要求也“水漲船高”,“與眾不同”是大家尤其看重的一個方面。
“以前結婚放上幾個氣球、扎個花車、交換結婚戒指、拍幾張照片就可以了,現在演唱會才會用到的音響師、舞美師、攝像師等等都加入到了婚慶行業。”他說。
B算賬
成都平均花費近8萬
如今新人對婚禮個性的追求,早已接受不了大紅喜帖,“只要新人能想到的東西,都可以做成個性喜帖請柬。”淘寶上一位喜帖賣家告訴記者,電影票、船票、銀行支票、報紙、圣旨、機票等多種多樣的款式都可以做。如:“電影票”版可以印上新人結婚照,“主演”就是新人名字,“飛機票”可寫為“航班班次”愛情1314、“登機口”某某酒店。每張個性化請柬低價位的在0.35元至2元間,一般50張起售。“不過材質和設計稍微好一點的,價格多在4元一張以上。假如按200張起算的話,這里花費就是800元。還有來自日韓的大師設計請柬價格已達百元。”
當然,個性化請柬只能算是新人支出的一角。因為,成都新人在婚禮上的花費一年比一年高。據成都市婚慶協會此前發布的2010年成都人婚慶狀況調查:去年,成都共有11萬余對新人登記結婚,每對新人在婚慶方面的花費已近8萬元:結婚宴請在35桌左右,每桌平均花費950元,共計33000余元;煙、酒、飲料、糖共計花費13000元……這遠遠高于2009年成都新人平均婚禮總花費的68500元,2007年的61500元及2008年因地震下降的52000元。
從婚禮當日的消費來看,成都新人的消費能力目前在全國排前三名。
除了婚宴酒席占據開銷重頭外,婚宴用品(酒水、飲料、喜糖、婚俗物品等)在婚慶各項消費中增長最為明顯。在婚戒珠寶方面,每對新人平均花費4000元,婚紗和禮服花費3000元,婚紗照花費4000元,婚房布置花費3500元。
而婚禮服務也成為除婚宴酒席外,新人投入的最大支出。“現在一場婚禮接單下來,為了追求個性化,有很多婚禮用到的道具幾乎都是平時沒有見過的。”據喬劍回憶說,十年前紅繡球剛成立時,蓉城的婚慶公司大概有10家,通常操辦一場普通婚禮造價在1000元左右。而以目前蓉城的消費水平,普及型婚禮在萬元左右;一場定制主題型的“高檔”婚禮造價則要十幾萬元,甚至不乏單筆過“百萬”的。
C行業
個性需求催漲婚慶服務費
喬劍說要滿足當前80后婚慶個性需求,婚慶公司也在不斷提升服務檔次和內容。喬劍稱,隨著婚慶行業分工越來越細化,布置、照相、攝像、DVD后期制作、化妝、婚慶用品、花藝、策劃、音控等方面組成的個性化婚禮中,投入開銷更多。
“比如現在新娘化妝和婚慶司儀也是一年一個價,同樣的化妝師以前才要100元,現在網上已炒到1000元了,這還要至少提前半年預約,否則沒有檔期。”他還坦言,蓉城婚慶的司儀今年出場費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專業婚禮主持人每次出場費均在500—5000元之間不等,而一些“業界名嘴”光公司發放的年薪就高達12萬。
不僅是婚慶公司看到了80后婚禮有賺頭,高檔酒店也嘗到了甜頭,蓉城多個高端酒店紛紛和婚紗攝影及婚宴設計合作,將今年所流行的婚慶時尚元素帶入市場。
其中,2011年5月20日,全國首家婚禮會館就落戶在成都的五星級酒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轉變,婚慶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教育之后又一個消費熱點。”據成都家園國際酒店總經理陳斌表示,針對婚禮行業發展趨勢和特點,高端酒店擁有得天獨厚的室內室外“場所優勢”。為此,酒店重金打造風格不同的6大主題婚慶會館,為給新人舉辦婚禮提供更多的創意空間和多元化選擇以進一步搶占市場。
“在成都地區許多五星級酒店,婚慶場地基本提前半年都被預訂完畢。”望江賓館公關部鄭經理說:“年輕新人的觀念不斷轉變,不再停留在吃好喝好,許多人也讓婚禮成為一次親朋好友增加感情的大型情感party。”她說,許多酒店方已把接待戶外婚禮和夜間婚禮作為一個新的重要發展業務板塊。
D展望
婚慶市場迎來新機遇
“成都人的消費觀念新,辦婚禮不一定是花錢最多的,但一定最舍得花錢。”成都市婚慶協會會長蒙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婚慶行業從業人數來說,應該是排名全國前十,但從經營角度來說,可排名全國前三。”
蒙汀說,成都市在冊僅有2000多家婚慶公司,500多家影樓,以及上萬家餐飲飯店和農家樂等為新人婚禮提供服務。其中,成都專業婚慶人才僅有8000多名,缺口高達1萬人左右。面對價值近百億的市場大蛋糕和其產業鏈背后的巨大市場,明顯整個行業收入較為豐厚。蒙汀認為,由于80后這一代普遍到了適婚年齡,這兩年成都結婚的新人數會達到一個高峰值。而珠寶、婚紗、服裝、床用、電器、婚慶禮儀、婚慶攝影等10多項累加起來,成都每年的婚慶消費總額可達到90多億元甚至更高,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婚慶機構應該做好準備,對婚慶經濟進行深度發掘。
華西財評
80后推動 婚慶快步走
“無車無房無鉆戒,不辦婚禮不蜜月,沒有婚紗沒存款,裸婚,你愿意嗎……”最近正熱播的《裸婚時代》引發“細節打敗愛情”大討論,80后在物質充裕的年代中長大,看過瓊瑤小說,喝過星巴克,心里多少有點小資情節。而一生一次的婚禮消費正是釋放這些浪漫情懷的時候。所以成都人在婚禮上的花銷是逐年增多,一場要比一場富有創意個性。
不過,正是這些個性消費需求不斷催促著市場快步發展,一些有能力提供“一條龍”服務的綜合婚慶機構應時而生,讓與新人相關的行業在共營中實現共贏。“目前,成都婚慶相關企業仍比較弱小且分散,缺少行業寡頭,但‘各自為政’逐漸轉變為‘聯合作戰’。”處于甜蜜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商家已紛紛從中嗅到商機,開始有意識地布局和整合;一些優勢企業將通過產業鏈的整合與規模擴張,成為區域性龍頭企業。與國內外全球成熟婚慶市場發展歷程對比發現,成都婚慶行業正由行業初創階段向規模化階段演化和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