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服裝才能代表中國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12月10日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正式頒發,略降了一些溫的“莫言熱”勢必將掀起一個新的高潮。近日,莫言一奶同胞的大哥管謨賢做客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杏壇”時透露,莫言現在正積極準備赴瑞典領獎事宜,還訂做了燕尾服,也在學習跳舞,計劃12月4日提前去瑞典“感受氣氛,適應環境,因為要代表中國作家的形象嘛”。
倘使大伙兒都不像莫言兄弟般健忘的話,一定還大致記得10月11日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后莫言的表態。當時他寵辱不驚地表示,諾貝爾文學獎“只代表過去”,他會“把過去清零,從頭再開始”。莫言對待諾獎出奇的淡定一度讓多少的華人網友驚為“大師風范”,甚至于就連曾批評他犯有“截至到目前為止”低級語法錯誤的我,也不由為他這種浩瀚的胸懷氣度所折服,忍不住要高看他幾眼,并深悔自己當日的輕狂和莽撞。
然而僅僅才一個月過去,我們的莫言大師對待諾貝爾文學獎的態度就來了個“天翻地覆慨而慷”,不但歡天喜地提前一周去領獎,專門學習了跳舞,還準備穿著歐洲人才穿的禮服“代表中國作家”……這其間充斥著太多的悖論,讓人難以適應。
讓莫言“代表”中國作家的形象,相信許多中國作家都不會同意。我們實在無法想象,莫言穿著燕尾服的樣子會是怎樣一個不倫不類的形象。竊以為,莫言如果真想“代表”中國作家,其實壓根不需要去迎合歐洲人的口味投其所好穿什么燕尾服,他完全可以向已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學習怎么個“代表”法。
1968年,川端康成在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時,以一襲和服登臺,并做了題為《我的美麗的日本》的演講,他以“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的“花道”闡釋日本文化精神之美,在一般人看來如何神圣莊嚴的諾貝爾獎領獎臺上,白發蒼蒼的川端康成不談文學創作,也沒有感謝“NTV”和《讀賣新聞》,而是不厭其煩地向世界傳授插花的技藝……那時候的川端康成,他不是一位文學大師,倒像是大阪鄉下的一位能工巧匠——他就這樣讓歐洲見識了日本文學和日本民族,令全世界為之贊嘆,肅然起敬。
然后我又想到了我的湖南老鄉沈從文先生,如果在1988年,沈從文還能多熬上幾個月,那“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第一人”這一個天大的餡餅,料也不會砸到莫言的頭上,而沈從文又是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方面的專家,若他老人家泉下有知莫言不穿漢服而穿著燕尾服去領獎,會不會憤而跳出來狠抽他幾個嘴巴子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