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資本熱捧本土化妝品牌 “洋品牌”增速集體放緩
從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最新發布的財務數據可見,國內化妝品市場的“洋品牌”增速集體放緩。在日化巨頭紛紛出現業績增速下滑之際,一批本土日化企業卻在異軍突起,并且頻頻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
華南一家化妝品企業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支持國貨的呼聲越來越高,外資日化在國內發展面臨越來越多挑戰等系列因素,使得本土化妝品牌受資本市場青睞。
風投資本頻頻進入
2007年,今日資本投資相宜本草8000萬元,獲得35.07%股權比例。
2013年7月份,LVMH集團旗下私募基金L Capital Asia與本土化妝品企業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丸美”)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產品研發、投資并購等八個方面達成合作。據丸美CEO孫懷慶表示,L Capital Asia投資金額為9位數,為丸美第二大股東。
同年,紅杉資本領頭注資云南本土藥妝品牌WINONA(薇諾娜),這是紅杉資本首次投資國內本土日化品牌。
2014年9月,聯想系的君聯資本對廣州薇美姿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下稱“薇美姿”)進行了數億元級別的注資。
日化行業的資深專家馮建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風投選擇化妝品企業主要看四點:企業規模、經營利潤、增長空間和管理團隊。由此可見,風投資本頻頻相中本土化妝品牌,也間接表示對本土化妝品企業目前經營狀況的認同,以及對未來的看好。
2014年11月28日,十長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紅杉資本正式舉行簽約儀式,本土化妝品牌韓后獲得紅杉資本首輪億元級別的風投。
“我們引進風投是為了把韓后引入更加國際化、更加規范化的路子上去。”十長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肖榮燊表示,紅杉資本有韓后看重的優勢能力,比如財務和人力資源是非常標準的,可以推動韓后更加高速的發展。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國內很多化妝品企業的結構不夠規范,需要資本的進入來幫助規范,資本進入后對韓后未來的發展更明確,讓團隊更有信心,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有利。
本土品牌崛起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未來5~10年,國內化妝品市場本土化妝品牌有望逐步替代外資品牌,本土化妝品牌存在大量的發展機會,這是紅杉資本投資韓后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王岑強調,如果發展態勢不錯,明年和后年還會對韓后開啟新一輪的注資。
十長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安也認為,未來3~5年是本土化妝品品牌集體崛起的時期,會出現海爾、格力式的大型本土化妝品品牌,也會出現單品牌30億~40億元回款的企業,而本土化妝品企業會發展成像寶潔那樣擁有多個綜合性品牌的企業。
馮建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護膚、彩妝行業本土品牌有超過外資品牌的可能,而洗護和日用品行業可能性不大,“除百貨店渠道外,在其他渠道本土護膚品牌可能會超過外資品牌。”
與本土化妝品品牌頻受熱捧相比,雅芳、寶潔、聯合利華等外資日化企業目前正遭受著業績下滑、全球裁員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
歐萊雅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歐萊雅實現銷售收入111.7億歐元,同比下降1.5%,其中,凈利潤 17.4億歐元,凈利潤增長0.05%,上半年亞太市場營收同比下降0.8%;寶潔公布的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第四季財報顯示,其銷售凈額下降1%至201.6億美元;而另一巨頭聯合利華今年第三季度的中國業績“明顯”放緩,當季的銷售額增幅僅為2.1%,未能達到市場預期。此外,今年外資化妝品品牌卡尼爾、露華濃作出撤出中國內地市場的決定。
多位化妝品行業從業者對本報表示,與外資品牌相比,本土化妝品企業更懂中國大眾化妝品市場。而這些風投資本進入后,能彌補本土化妝品牌在研發、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短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