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透析鞋企“貧血”現象
2008年春節剛過,沿海各城市的企業就忙著招工。結果,盡管急需“補血”的企業不少,工人并不心急。他們更愿意花點時間找一家薪金和福利好的企業。 從傳統的制鞋行業看,招工難,難招工,這是近兩年不少鞋企的切身體會。各個工種的崗位亟待輸血,不論是福建晉江、成都武侯鞋都還是石獅等地,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現象。由原來的大家到處找活干變為企業到處找工人來干活,勞務市場門庭若市的盛況不再,這種形勢180度的大轉變直接導致了勞動密集的制鞋行業出現了從未有過的人力資源緊缺的局面。 現象一:“信譽缺失”導致員工返廠率低 人才招聘工作,從表面上看是一場人才“大戰”,但實質上是一場企業實力的較量,是一場無聲息的“擂臺賽”。許多應聘者很看重用工單位的信譽。從今年人才市場情況來看,大企業由于用工環境好、企業信譽高、企業文化凝聚力強等綜合因素,員工招工情況不錯,今年節后員工返廠率高達九成以上。與大企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中小企業員工流失率高達3-5成,缺工問題進一步影響了其開工率。 在青島,為首的海爾、雙星等青島“五大名牌”企業因信譽好,招工可觀。雙星集團有關負責招工的工作人員談到今年的招工情況說:“社會形勢的發展,使得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欲望越來越強烈,以往的時候他們都是以掙錢為主,基本上不挑選工作地點,如今大都變了,家庭已不再以打工的收入作為主要的生活依靠,這個時候,選擇大城市打工,選擇信譽好、環境條件比較好的地點打工成為大部分年輕人的首選。 現象二:企業產能增加擴大招工缺口 據資料顯示,2006年中國外貿總額達1.76萬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對外貿易不但成為帶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頭號主力,也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新機遇。因此,在我國各地,許多企業除了到人力資源市場“搜羅”人才,常有企業在車站等人流多的馬路邊,擺上了“企業誠聘”的牌子,不少企業甚至打出了招聘橫幅。 據雙星外經人員介紹,由于各企業外貿訂單增多,雙星集團各工廠再次增加生產線滿足產能擴展需求,不斷招收新員工。雙星集團人事處工作人員介紹道,由于企業自身產能的擴大,并且雙星又成功涉足輪胎業,目前雙星的五大支柱產業(鞋業、輪胎、服裝、機械、熱電)、八大行業(鞋業、輪胎、服裝、機械、熱電、印刷、繡品、三產)都需要人才,管理崗位也需要及時補充新鮮血液,但相對于其他鞋企為招不到工人而發愁,雙星的員工穩定性一直處于行業前列。 現象三:工資福利成“瓶頸” 不論從全國看還是從局部地區看,總是哪里出的工資高、用工環境好,工人就往哪里“流”,企業員工短缺,總體來說還是工資和用工環境的問題。 目前,許多企業為了留住員工,紛紛在提高工資、福利待遇上展開競技,整體工資均有上調,有的還給外來務工人員增加了保險、公積金等。有的企業則采取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縮短工時的辦法,加快引進新技術、新設備,為員工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挽回了不少老員工。 以雙星為例,在工資分配上,他們及時結算員工的工資,將員工工資上墻展示,員工一天掙多少,一目了然。為了鼓勵工人的積極性,雙星輪胎公司還推出了10天一發工資的辦法,員工對自己的收入明了,因此也大大增強了工作的動力。 “本著‘用心感化員工,用愛關心員工,用情打動員工’的原則,除了提高工資待遇來穩定員工外,我們在生產管理工作上通過改造生產環境來穩定員工,創造性地實行了‘當天投入半成品、當天清案子’的生產模式,改變了過去縫紉工序幾十年的傳統做法,像雙星鞋業工業園采取誰先干完活、誰先下班的辦法,大大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 現象四:惡性競爭引發工人跳槽熱 招工難的另一個原因是惡性競爭,引發了工人跳槽熱。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我在最近幾次市場考察發現,不管大小企業,都存在招工難問題”。他分析認為:“其一,中國各地招商引資導致大量外資、合資企業的不斷建立,像世界知名企業,幾乎全部進入中國開工廠、辦企業、建公司,對產業工人的需求不斷增加。其二,目前中國僅制鞋企業廠家也超過了2萬多家,人員由過去是“供過于求”,到現在“供不應求”,出現了用工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其三,勞動密集、用工多是制鞋行業的特點,所以缺工現象在制鞋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 在眾多壓力之下,不少企業面對當前的招工難題,想出各種辦法留人、挖人,部分企業為了留住老員工、招聘熟練工人,推出高額補貼,也引發了部分貪圖小利工人的跳槽事件。許多去年離職的員工乃至部分管理層人員,在踏入新的工作崗位時,為了賺取員工介紹費,紛紛到原單位以高薪、福利等條件挖走工人,致使有的企業集體跳槽事件頻頻發生。 現象五:內地開發吸引員工留鄉 隨著內地、西部經濟地區的騰飛,外來工積累了一定經驗,紛紛在家鄉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進一步加大了鞋企招工“缺口”。另一方面,隨著國家重視三農問題,農民收入有一定幅度提高,這讓一些外流民工愿意回自己的土地耕種。 其次,東部沿海許多大企業,則把目光瞄準我國中西部,隨著國家對西移企業優惠政策的實施,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選擇投資內地,“東企西移”成為企業一種現象。東部著名運動鞋制造基地福建晉江已經連續幾月出現招工困難,有的企業深入內地去招工也是無獲而歸,因此,他們不得不移師內地。同樣,溫州等地也出現了“民工荒”。而“中國西部鞋都”——重慶璧山,“中國女鞋之都”——成都等西部地區也紛紛出臺優惠政策,栽下“梧桐樹”吸引“鳳凰”來,雙星、奧康、金猴等制鞋企業都在西部鞋都扎下營盤,使許多農村青年在家門口變成“上班一族”。 現象六:員工隊伍變企業未變 近兩年,許多企業明顯感受打工人員流動明顯加快,但是他們沒有研究,新生代民工受過較多的教育,其構成早已加入了城市下崗工人、技校生等,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工”。他們思想開放,接觸信息廣,流動意愿強,容易跳槽。打工者素質整體變化了,不少企業的用工環境卻沒有隨之應變。 雙星總裁汪海分析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講,任何人的行為都是趨利的,因此打工者心態變化也是必然。這就要求企業除了要給待遇還要給事業,給他們一個發展的空間,實現自我發展、發財的機會。同時要做好人性化管理溫暖人心。他說:“打工者素質整體變化了,這是企業必須隨之應對的。”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