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吃香 國產運動品牌遇冷
前幾日,改動。
記者: 我們發覺有幾個國外知名的品牌都在推出一些相對便宜的附屬品牌,如耐克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是受中國自有品牌沖擊也有說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富起來,想要進軍二三線城市,專門做的調整?您認為原因是什么?高端品牌中端化的趨勢明顯嗎?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例子?
答:早些日子,就此事我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經營報》等媒體的采訪,個人認為耐克主品牌不會冒然推出低價產品,但是其旗下的茵寶和匡威二個品牌可以推出一些適合二三線城市主流消費群體的體育用品,而阿迪達斯公司的銳步品牌也會推出更適合中國市場二三線城市的產品,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其產品的價格覆蓋面,與國內品牌們搶奪中低端市場。不過國內品牌則通過收購或租用的附屬品牌(安踏收購斐樂,李寧租用樂途)謀求進軍時尚的高端的體育用品市場,意欲與洋品牌分食高端市場的蛋糕。也就是說高端向中低端浸透,而中低端向高端反攻。
記者:您認為耐克和阿迪進軍二三線城市成功的幾率大嗎?現在他們在二三線城市店的數量有多少?市場份額有多大?
答:目前耐克和阿迪達斯在二三線城市本身就有專賣店,只是銷售貢獻比較低,約占總銷售2~3成或更少。二三線城市是國產品牌的戰略根據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在二三線城市在渠道布局上,產品定位上,以及管理上,耐克阿迪們都遜于國產品牌,若想要在二三線城市取的成功,則需要在產品的性價比、渠道的扁平化以及終端管控力度上多下功夫。
記者:這些品牌的低端化趨勢是否會對我國自有的品牌造成沖擊?
答:前段時間,有關耐克推出低價鞋消息一出來,直接影響在港上市的國內體育用品品牌的股價,沖擊很顯然。不過高端品牌低端化對其自身也是一個大的考驗,如何做到降價而不影響品牌商及渠道商的利潤率?如何做到不影響品牌美譽度?這些都是其要面對的問題。國內品牌則需要提高產品的科技與創新,同時發揮其在二三線城市的渠道優勢給洋品牌低端化進入制造困難,亦需要著力打造品牌的美譽度,正面迎接挑戰。
記者:國際知名品牌與我國自有品牌的價格差距在今年來是否越來越小?
答:價格差距基本上還是維持在以前的距離。表面上看,國內品牌推出高端產品與國外品牌相近,國外品牌推出低端產品與國內品牌接近,但平均銷售價的差距還是在維持,也就是說國內品牌的高端產品的消費群體還需要著力培育。
記者:我國自有品牌發展的現狀與困境是?
答:國內品牌先通過營銷來打造品牌,然后大力度圈地開發市場,這讓國內品牌迅速壯大,但國內品牌的品牌文化沉淀不夠厚重,需要慢熱,這也是品牌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另國內品牌在產品設計方面創新能力還需加強,品牌之間款式雷同的屢屢現之,當然營銷手段也需要創新,一味扎到賽事贊助和電視臺冠名等傳統渠道這些罕缺的資源上,營銷費用勢必節節攀升,不妨嘗試一些新的營銷手段。另外有些品牌銷售策略過于急功近利,將引發整個行業的價格戰,把整個行業帶入惡性發展期。此外,體育用品的消費者都是熱愛運動的年輕人,他們同時也是休閑服裝的主要消費群體,而這幾年休閑服裝品牌的發展勢頭很猛,部分休閑服裝品牌也推出了與體育用品品牌功能相似的產品,如何引導和吸引這些年輕人更多的消費運動鞋服產品,是整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國內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