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等中國制造業將迎來漲價新時代
去年開始,溫州富羅迷(followme)鞋業有限公司的滕興彪就開始跟自己的客戶談漲價了。他說:“我們從去年年底開始,大概漲了有10%-15%吧。”
記者采訪的不同行業的外貿制造商均表示,今年有提價10%-15%的打算。
工人加工資、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各種成本的上升使得長期以低價取勝的中國外貿商在利潤被擠壓的同時,不得不提價應對。
這既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也是一個主動的行為。漲價潮中,中國企業是否有能力將成本的壓力轉移出去?顯然,制造業的洗牌不可避免,堅持下來的會讓“中國制造”不再廉價。
“兩年過后,中國的出口商品將迎來我們的高價時代。”滕興彪說。
“中國制造業所要做的,就是調整與堅持。”浙江奧奔妮服飾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鄭晨愛表示。
被動,因為迫不得已
“主要的壓力來源于三個方面。”滕興彪說,“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人民幣的升值,這三個因素讓我們外貿企業不得不提價,做生意總不能不賺錢。”
“一年的時間,原材料這塊兒漲了四五成 ,身邊的企業都是如此,各行各業都是一樣的。”他說。
環球資源研究公司在去年12月份曾經做過一次調研,他們走訪了232家電訊產品、家居用品、時尚配飾、成衣及紡織品、五金產品、體育器材和安防產品的中國出口商,其中過半數受訪企業來自廣東省,19%來自浙江省,而13%來自福建省。
調查結果顯示,去年以來,生產企業的原材料及配件價格持續上漲,33%的受訪者表示,去年原材料及配件價格的升幅為6%至10%,而高達41%的受訪供應商則指出原材料價格上漲高達11%至20%或更多。
原材料價格上漲之后,怎么辦?調查中,24%供應商計劃實行新一輪的價格調整。
除此之外,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是企業不得不漲價的一個原因。
2010年伊始,“用工荒”就開始榮登中國各大媒體的頭條。年中,富士康公司(Foxconn)在一連串的工人自殺事件后大幅加薪,中國大陸工人工資的不斷提高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之后,有人開始提出“劉易斯拐點”,即隨著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漸減少,該國工資開始迅速上漲的轉折點。
去年,滕興彪給工人的薪水增長了大概10%-15%。
他說:“雖然無奈,但是應該,中國制造業工人的工資20年來的漲幅都不大,這是不公平的。溫州這邊的工廠工資的平均漲幅在10%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