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數字化建設:制鞋產業升級轉型必經之路
4月14日訊 新年以來,銷售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銷售比2010年同期銷售增長100%,第二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
縱觀今年國內傳統鞋機銷售市場波瀾不驚,一反去年同期火爆銷售狀態,相對愛瑪數控供不應求的局面,顯示數控設備呈現高增長需求態勢,折射制鞋產業集體提速進入“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的發展階段。
究其原因:
一、制鞋業成本上升,掀起機器換人潮
目前,我國制鞋業在發展和轉移受到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原材料供應、環境保護以及銷售市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已難以為繼。
4月1日起,歐盟正式停止對中國和越南生產的皮鞋征收反傾銷稅,但歐委會仍對上述產品進口實施為期1年的監察機制。這意味著,反傾銷后時代,中國鞋企仍要應對來自發達國家基于市場保護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
隨著用工荒在全行業蔓延開來,制鞋業依靠廉價勞動力獲取利益的時代已經結束,在提高工資水平、被動產業轉移“二路不通”后,通過數字化研發,加快生產自動化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成為制鞋業不二選擇。
以愛瑪數控新推出H2-315雙刀頭電腦皮革切割機為例,取代手工開料,刀模裁斷等傳統模式,采用高清晰投影,全自動電腦排版,真空吸附固定皮革,雙振動刀頭切割皮革,是一種皮革裁切領域革命性的自動化高效切割設備,適用于多個行業(制鞋、皮具、手袋等等)大批量裁切皮革的最佳生產設備。為客戶帶來高效的切割效率,有效解決用工荒困境,并能夠節省6%以上的皮料。
與此同時,依賴手工與師傅經驗的生產企業對數字化及自動控制化生產的認識也已悄然轉變并逐漸接受,如百麗、達芙妮、富貴鳥、星期六等國內著名企業率先建設數字化及自動化生產。
知名上市公司達芙妮鞋業,自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三個月增購100多臺電腦折邊機,經過內部核算,這筆過百萬元的投資僅三個月就收回投資成本。溫州愛美高鞋業,今年開春投入數十萬元引進愛瑪數控3D鞋樣設計軟件及2D開版軟件,使研發速度成倍提高,間接節省了數以萬計版師工資支出,同時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方式,提高了企業研發水平。據了解,已有兩家知名企業在短短三個月內向愛瑪數控訂購了二十多臺數控設備。
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分解著手工與機器之間的邊界,分解著依靠師傅經驗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邊界,打破傳統生產依賴熟練工人與師傅的經驗,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能及節省人工、材料等各項成本,實現生產價值最大化。
愛瑪數控CEO王國權認為,中國制鞋業必然朝向數字化發展。因為只有數字化才能實現自動化。只有實現自動化才能真正節能降耗,減少浪費,實現綠色環保。
二、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崇數字化建設{page_break}
我國制鞋產業長久以來都以承接國外訂單生產加工為主,在生產成本日益
高漲的時期,利潤顯得非常微薄,要掌握主動權、提高利潤率,擴大企業生存空間,勢必要解決制鞋業五大問題:缺乏有影響力的國際品牌、出口產品附加值低、沒有形成國際營銷網絡、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信息化水平不高。而解決這五大問題的關鍵則是:提高制鞋行業數字化建設。
制鞋企業數字化涉及到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宣傳的信息化,即網站制作宣傳推廣及產品電子商務,制鞋企業已經廣泛應用。二是鞋企管理的信息化,已經被眾多的鞋企所接受。EPR等企業管理軟件已經在鞋企中得到一定的普及與應用。三是鞋企生產制造的信息化,即數字化鞋業生產系統。中國制鞋產業發展的癥結及根源就是要提升中國制鞋業的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的水平。
王國權認為,“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在宏觀層面需要制鞋業的上下游產業主體建立密切聯系,在微觀層面需要通過有效整合為生產提供更加精準的內容。
據他介紹,愛瑪的業務拓展已圍繞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整體解決方案進行,該方案集中解決企業經營管理的三大核心難題:產品個性化,工藝標準化,管理透明化,以節省、高效、環保為出發點,不僅立足于“以機器替代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來增加利潤,提高制鞋業產業鏈的兩端——設計與銷售的競爭力,進而提高鞋企國際綜合競爭力。
制鞋業進入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時代,通過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設計、研發、接單、打樣、采購、量產、庫存等不同環節整合,實現技術開發商、設備供應商、制鞋工廠、采購商等多方共贏,促進角色的換位與整合,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因此,數字化建設的意義不僅在于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把握以及高品質、高效率自動化生產的搭建,更在于對各類生產資源的聚合管理效應。
以最難控制成本的環節——裁斷為例:實行全智能化電腦排版,比人工排版快90%,節省6%以上的皮料成本,并且通過電腦皮革切割機實現自動化皮革切割過程,能在裁斷環節,節省80%人力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模式,不僅加速了制鞋業上下游的融合,更可以實現客戶選擇與體驗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滿足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的需求。
三、數字化建設,制鞋產業升級轉型必經之路
“十二五”,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制鞋行業經過快速發展后,以往傳統追求數量擴張、低價競爭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優勢,在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提升技術水平和提高產品質量將是制鞋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通常,產業升級都會向三個方面發展:①做更有技術含量、更有附加值的產品,如做高檔產品利潤更高;②更有效地提升生產力,如用自動化機器設備,用同樣的人做更多的產量;③在產業價值鏈中,增加投入,獲取更多價值。如鞋業生產企業不僅生產,也投入研發及品牌經營,以期獲取更多利潤。{page_break}
但這三個方面其實都離不開數字化的應用。這方面,國外的鞋業同行已經遠遠走在中國前面。發達國家的一些知名企業,依靠數字化技術和設備,勞動效率是中國企業的2~3倍,盡管他們的人工費用高得多,但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長期保有競爭優勢。因此,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可以助力中國的制鞋業進行產業升級,加快完成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轉型升級。
王國權認為,鞋企紛紛加入數字化浪潮,是因為看清了,依靠以往低價勞動力、粗放式擴大生產獲取利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行業要向集約化、技術化、自動化方向前進。應用“數字化”,是制鞋業從國際產業鏈中的低端走向高端必經之路。
兩會的召開為制鞋業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在新時期下,制鞋企業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制定全方位的創新策略,不斷推出新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這些關鍵在于建設數字化研發及自動化生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