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小鞋企積極轉型升級 抱團共渡難關
溫州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但如何轉,還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引導。
對此,廈門螢火蟲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賈強認為:“企業需要做強主業,再謀定而后動。”“福建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優勢在于系統集成和品牌推廣。首先要把這兩個優勢做大做強,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延伸產業鏈,因為每往上走一個環節,就會增加一個數量級的投資。”賈強說,“在節能燈行業時代,廈門已經做到了全球產能的20%。如果我們在轉型及時、政策得力的情況下,在新興產業LED燈這一塊廈門還將會成為主導。”
另外,晉江市部分中小企業反映,當環境不好時,很多大型企業并不是跟產業鏈一起渡難關,而是“上壓下,大壓小”。“為此,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來幫助企業。”林永紅說。據他介紹,今年以來,晉江市積極組織中小企業抱團參加廣交會、華交會等國際展會,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引導中小企業開拓市場;通過政策引導出口型企業減少中間貿易環節,提升外貿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出臺電子商務扶持政策,建立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引導企業拓展網上市場空間。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轉型升級的重要性,晉江市山水鞋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倪德超說,“對于我們來說,轉型升級就是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檔次,積極開拓市場”。據他介紹,山水鞋材已經開始著手從原先的制作單一產品轉為發展多用途的產品,同時加強精細化管理,減少次品率,節約成本。
閩企健康的“文化基因”
一首“愛拼才會贏”是福建民營企業求實奮進的真實寫照;而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閩企又自然形成了憂患意識。這種與生俱來的文化內涵,幫助福建中小企業在今年嚴峻的經濟環境下,保持了平穩發展。
福建近海,漁民出海遇到危險時,只有全體船員同心協力才能求得生存。在市場經濟中,產業鏈就相當于一條船,產業鏈上的各家企業就相當于一名名船員。當遇到兇險時,也只有“抱團取暖”才能共渡難關。
調研走訪的長樂正隆紡織總經理陳楓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企業自身資金鏈緊張,但他從不拖欠供貨商貨款,堅持如約給下游配貨;寧愿企業虧損,也要堅持開機,讓員工們有活做,有錢賺;即使今年經營嚴重困難,也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陳楓覺得幾十年建立起來的信任關系不能毀于一旦,只要產業鏈這條船在,就有企業回春的一天。
其實,許多國際金融危機后復工的中小企業主也深有體會:機器可以重新運轉,但合作伙伴和工人卻真“傷不起”。雖然利己是商業的本質,贏利也是企業的目的,但在面對共同危機時,多一些信任和合作,總要比彼此轉嫁和博弈顯得更明智一些。
福建自然災害頻發,人們要隨時預防可能出現的災害,而做企業也是如此。實踐證明,企業要保持憂患意識,隨時關注市場變化,調整企業發展方向,提早布局才能贏得先機。廈門東林電子曾是我國節能燈行業的一匹黑馬,但在國內節能燈行業大紅大火之時,不是繼續投資擴充產能,而是研發還屬于實驗室樣品的LED燈,從而在今天行業產能過剩時獨善其身。
調研走訪的晉江也相當典型:在競爭激烈的運動鞋行業,晉江一個縣級市就攬得安踏、特步、361度等多個中國名牌,全球每5雙運動鞋就有一雙出自晉江。而時間倒轉至10年前,當地還大部分是代工企業,今天做鞋帽,明天做衣服,國外訂單一少,工廠就得停工,今天不知道明天的飯碗在哪兒。為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當地企業從21世紀初開始,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開始在國內打響品牌,逐步將晉江打造成為世界運動鞋鞋都。自主品牌、健全的銷售網絡提高了當地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福建民營企業大多是發端于農村手工業作坊的家族企業,家族式管理方式在起步階段曾發揮積極作用,但也留下了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管理不規范、分配不合理等問題,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在福建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縣級市晉江,盡管受到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仍有大批企業逆勢加快發展。上市成了推進企業改革和規范、提升家族企業管理水平的契機,促成了民營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通過改制上市,為福建培養出一批現代化企業和企業家,強化了福建企業人才吸引力和聚集力,在當地聚集了一大批職業經理人才。同時,民營企業上市之后紛紛通過“返程投資”或并購重組,加快了設備更新、技術升級和自主研發的步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