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線錐錘全程手工打造 唐鞋尋找新出路
看過抗戰(zhàn)勝利后一天200多雙的熱銷,歷經(jīng)改革開放后“洋款”皮鞋與運動鞋的沖擊,感嘆如今數(shù)月出貨一雙的凄涼景象,老人擔心后繼無人。老人希望能夠讓這一西關老字號延續(xù)下去。
抗戰(zhàn)勝利后
一天賣出280雙
1945年,梁伯的大哥梁志廣的“足安齋”唐鞋店在廣州西關寶華路49號開業(yè)。9歲那年,梁伯入行,跟著大哥從學工起步。年幼的他沒有想過,這條路一走就是一輩子。
在上個世紀40年代,“足安齋”的唐鞋以做工精細、質量上乘、物美價廉而享譽中外。許多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僑回來指定要買、要穿“足安齋”的唐鞋。
“我記得最好生意就是1945年后,那時候抗日戰(zhàn)爭勝利,唐鞋唐裝熱銷,最多一天賣出了280多雙鞋。”現(xiàn)在回憶起來,梁伯依然是一臉自豪。
改革開放后,隨著皮鞋和新式運動鞋的流行,昔日的廣州西關老字號——唐鞋生意日漸冷清。大哥在上世紀80年代去世后,梁伯獨力挑起“足安齋”,后因拆遷官司失敗,他和他的唐鞋都失去了安身之所。
“足安齋”不復存在,如今,偌大的廣州城已難尋覓唐鞋足跡?,F(xiàn)在,梁伯寄居中山八路周門街的親戚家中,破舊的房間里,擺放著木楦、鞋墊、輪胎底、鞋面布料等。沒有招牌,沒有店鋪,他卻仍在堅持,一針一線,一錐一錘,甘之若飴。
針線錐錘全程手工打造
做唐鞋從鞋底的打磨到鞋面的縫制,全程都是手工制作。首先將輪胎依照鞋墊進行剪裁,磨平鞋底,然后由里到外用三層不同材質的布料制成鞋面。最里面一層是棉布,中間一層牛仔布撐起鞋形,外面用上羊毛材質的布料,最后用牛皮將三層布包邊。
因應南方天氣潮濕多雨,鞋底要用耐臟的黑色橡膠,跟北方常見的白底唐鞋有異,且每一雙唐鞋都要在鞋底用鏟錐鏟出防滑波紋。做一雙需要五六個小時,梁伯說,這樣一針一線、一錐一錘做出來的唐鞋才會柔軟、舒適、耐穿。
梁伯表示,做唐鞋的任何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初學做鞋時,大哥對他要求非常嚴格,開始的兩年只讓他在旁邊跟幫,不讓他做鞋。打好基本功后,才讓他自己動手做鞋。梁伯現(xiàn)年75歲,但仍然堅持每天做鞋,“做鞋就和寫字一樣,如果長久不做,手藝就慢慢荒廢了,這是我不愿意見到的,所以我只要活一天,就要做一天。”
華師學生
欲借網(wǎng)絡拯救傳統(tǒng)
梁伯認為,唐鞋并不僅僅是一雙鞋,它代表著一種文化、一種手工精神。談及唐鞋的出路,他語帶興奮地告訴記者,去年華南師范大學的學生聯(lián)系他,將“足安齋”品牌的唐鞋放到網(wǎng)上去賣。年輕一輩的關心讓已堅守66年的他感動不已。
那是華師的“賽扶團隊”(通過公益性商業(yè)項目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的NGO組織)在去年實施的一個項目。項目經(jīng)理是華師經(jīng)管學院的大四學生彭荻舜,他表示,“賽扶團隊”是通過聯(lián)系淘寶銷售代理的方式幫助梁伯賣鞋,他們一共從梁伯那里拿了10雙左右的唐鞋,當時是200元一雙,買鞋的主要是中老年人。
“我們希望能夠一直關注唐鞋、幫助梁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認識唐鞋,了解這一歷史。”這一次利用現(xiàn)代營銷喚回唐鞋青春的操作,在商業(yè)上卻以失敗收場——幾個月才賣出一雙鞋。無法喚起年輕人對本土傳統(tǒng)的更大關注,“賽扶”的隊員們雖感失落,但仍不排除以其他新的銷售方法繼續(xù)推廣。
希望西關老字號延續(xù)下去
記者采訪當日,恰逢從省農科院退休的孫阿姨慕名來找梁伯,想要訂造一雙唐鞋。退休多時的孫阿姨需要一雙能走山路的防滑布鞋。聞此需求,梁伯直言做不了。“你不能為了多賣一雙鞋就騙人,這個鞋對爬山防滑是不夠用的。”他坦言,比起機械生產的運動鞋,手工唐鞋的“性價比”低得多。這一“手工藝品”的衰落,難以諱言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談到現(xiàn)在的情況,梁伯停頓許久,拿著一雙將要交貨的唐鞋,有點情緒低落地說:“這雙鞋就是一個老干部訂的,過幾天來取鞋。現(xiàn)在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記得唐鞋,還記得我。”梁伯告訴記者,荔灣博物館擺放著他和唐鞋的相片,但他不愿看到唐鞋成為歷史,因為成為歷史就“意味著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它”。“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重開‘足安齋’,能夠有學徒繼承我的手藝,能夠讓這一西關老字號延續(xù)下去。這是一種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丟不得!”這番話梁伯重復了好幾遍。
2、本網(wǎng)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wǎng)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wǎng)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