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品牌打慈善牌 消費者樂意買單
有愛的商品備受追捧
來自某調查公司的數據顯示,86%的消費者愿意對那些為改變世界做出貢獻的企業產生好感,并決定是否購買產品;73%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愿意轉向因為參與某項公益活動的企業。記者從上海各大品牌專賣店了解到,有愛的商品確實比較受關注。8月,DKNY & FEED配飾系列在國內開始發售。據了解,該系列是DKNY為響應FEED向全世界民眾提供糧食援助而特別設計生產的。北京專賣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銷售情況很不錯,幾乎每天都有人來詢問。
無獨有偶,屈臣氏近日攜手高夫、巴黎歐萊雅、我的美麗日志等供應商,開展了一場名為“百里愛心接力”活動。共集結超過30萬元以支持香港苗圃行動的助學計劃,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送去溫暖。正在該店選購商品的王小姐告訴記者,平時就愛在這里淘點性價比高的美容品,自從聽說有這項慈善活動,就覺得更應該支持這樣的品牌了。
做慈善不是玩票是堅持
有消費者質疑,時尚品牌做慈善是一種營銷手段。對此,在法國專修奢侈品管理的Selina認為,每個品牌都可以做慈善營銷,但是難在長期堅持。記者了解到,包括古弛、萬寶龍、歐米茄、寶格麗、馬爹利在內的多個知名品牌的慈善之舉通常時間跨度都比較長。
近日,在藝術界備受關注的年度“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獲獎藝術家作品巡展來到上海美術館。據了解,本屆四位獲獎的藝術家在各自藝術領域聲望斐然,包括藝術家劉京、雕塑家向京、油畫家葉永青和攝影家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亞。“品牌與藝術家保持密切聯系其實早在三個多世紀前已經開始,從2004年在國內首次舉辦藝術展至今,也有9年了,這是品牌看重并褒獎具有獨立思維與才情的藝術家們的一種慈善方式”,資深洋酒編輯Herry介紹。另據記者了解,馬爹利于2007年創立藝術基金,長期支持中國藝術教育和年輕藝術家。
健康生活理念變附加值
采訪中,品牌高層們紛紛表示投身慈善事業的終極目的是希望他們的消費者關注慈善、參與慈善。換而言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額外獲得了一份凈化心靈的健康生活理念。
與許多品牌不同,來自香港的六福珠寶熱衷將傳播美麗作為一種慈善事業。繼“香港小姐競選”、多倫多“華裔小姐”之后,今年品牌再次成為該大賽的金鉆后冠獨家贊助商。在金鉆后冠試戴會上,花費數月打造的后冠首次亮相,超過40克拉600多顆鉆石及紅藍寶石,價值逾人民幣300萬元。靳羽西告訴記者:“在選美比賽中,后冠被賦予了一種責任,將中國美展現給世人的責任”,所以這種合作也為品牌賺得了美麗的附加值。
同樣,以倡導健康生活的easyoga,在銷售瑜伽服飾之外,創辦了第一屆瑜伽大使選拔賽。在決賽現場,積極向上的樂活瑜伽者終于誕生。為了讓選手更真實地感受心靈凈化的過程,大賽還特別安排許多公益活動,包括到兒童康復中心與患有自閉癥的兒童近距離接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