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洋大牌"愛搞"雙重標準"
近年來,從生活日用品、電子產品、食品領域到汽車領域,都存在著國內外的雙重標準。而近日,耐克產品同樣涉嫌國內外雙重標準,引發消費者強烈不滿。
據報道,在國內耐克同款籃球鞋,不僅價格高出國外500多元,而且在國外銷售的雙氣墊到國內變成了單氣墊。重慶市工商局對此進采取相應處罰。這也是工商部門針對企業"雙重標準"開出的首張罰單。
洋大牌的雙重標準
"依照‘懲大惡誡小過‘的準則,工商執法重點放在那些存在主觀故意的違法行為上",市工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劉健向市民代表介紹說,耐克公司一款國內售價高達1299元的高端籃球鞋,主要賣點之一就是足跟和前掌的雙氣墊,然而同樣的宣傳、比國外還高出500多元的價位,中國消費者買到手的卻是只有一個氣墊的產品。"耐克公司在產品上搞‘雙重標準‘區分對待中國和國外消費者,對于這樣的行為,市工商局絕不姑息!"劉健表示,雖然耐克公司在工商局立案后立即刊登聲明,說明中國的產品只有一個氣墊并答應為已購買的消費者退貨,但是考慮到耐克公司奉行雙重標準侵害中國消費者的行為,工商局對耐克公司處以 487萬元的罰款。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自2009年以來,強生產品在各國被召回25次,但這些召回基本不涉及中國。一些知名筆記本廠商在全球召回問題筆記本的同時,卻對我國的消費者推出所謂的"自愿更換"計劃。此外,蘋果公司iPad1退差價執行雙重標準,豐田公司對中美市場上問題汽車的賠償實施雙重標準,沃爾瑪、麥當勞、雀巢等在國內外實施雙重產品標準,都曾引發消費者質疑。
針對"洋大牌"這種"內外有別"的做法,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極其重要,但他們從心態上卻不重視中國。因為"仗著產品好",感覺可以"有恃無恐"。因此,不妨通過源頭立法、加強執法監管、輿論監督等方法,給"洋品牌"以"顏色"。
雙重定價緣于中國消費者盲目追捧
事實上,國內奢侈品包括高端進口商品售價遠遠高于境外,已為國人詬病,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奢侈品價格高主要原因是稅率高。相關調查報告中顯示,中國奢侈品的稅率標準相對較高,以蘭蔻香水為例,包括的稅種有:30%進口商品消費稅+17%增值稅+10%關稅=57%,而在美國,蘭蔻香水的稅僅有 8.25%消費稅,法國也僅收19.6%增值稅。
不過,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首席代表歐陽坤認為,中國奢侈品價格在全球市場中定價最高,與稅率的關系不大,"即使中國政府繼續降低關稅稅率,對奢侈品價格也很難有所撼動。廠家的高定位,正是由于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熱捧造成的"。據其介紹,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零售價格構成比較復雜,價格構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利潤保有率,高達50%。而這一因素在北美占30%,在歐洲只占20%。
中國消費者的盲目追捧奢侈品、以奢侈品提升身份、炫富,才導致奢侈品廠商在中國故意抬高商品價格。他認為,若要奢侈品降價,首先要呼吁中國的消費者冷靜下來,理性消費,才能促使廠商理性定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