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鞋企赴臺上市成潮 傳統企業接受程度高
10多家晉企
有赴臺上市意向
“今年元月,成昌鞋材赴臺灣上市,先后四家企業赴臺上市的融資效果都很不錯,為晉江企業上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晉江市金融辦工作人員介紹,境內市場直接上市融資不易,晉江企業赴臺上市在未來有望成為一個新趨勢。
來自證券業界的消息也佐證了這一觀點。永豐金證券運營經理溫宏駿透露,目前晉江便有10多家有意向赴臺上市的企業正在做準備。
據悉,截至目前,晉江共有三斯達、金蘋果、成昌鞋材三家企業在臺灣證券市場IPO,而百興鞋材繼2009年在馬來西亞成功上市之后,也在2012年赴臺灣二次掛牌上市融資。
之所以選擇到臺灣上市,三斯達董秘黃秋波表示,雖然該公司于2011年8月在臺灣掛牌上市,但在2011年年初就已經確定了臺灣這個上市地點。三斯達是一個外商投資的企業,如果選擇在大陸A股上市,需要進行重整,時間過久可能導致公司籌資不及時,所以放棄大陸上市的想法。三斯達對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香港的市場都有過詳細的分析對比,開始有意識地把重點放在臺灣這個新開放的市場;其次考慮到市盈率,在經過對比之后,發現在臺灣市場IPO的新股定價最高,籌資效果會更好。
除上市融資外,赴臺上市也可作為企業開拓臺灣市場的橋頭堡,還可以大幅提高企業在臺灣的透明度和知名度,爭取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黃秋波表示,三斯達作為傳統的輕工業企業,如在新加坡,以及香港等股票市場掛牌反應不會太熱烈,而在臺灣市場反響較好。臺灣在發泡行業產業鏈也較為完善,鞋材先進的技術工業是從日韓傳到臺灣,再進入大陸的,臺灣較為完善的鞋材產業有利于公司的行業拓展,技術升級,資源開發和人才引進;其次,因為臺灣與晉江同根同源,無論是在風俗習慣,還是在語言方面,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臺灣掛牌可以降低溝通成本,能夠更好融入當地市場。
傳統企業接受程度高
“臺灣以電子業、食品、鞋服為上市的重要族群,相對于上交所以金融業與大型國企股為主,香港以金融業為主,臺灣有傳統企業產業作為基礎,股市對于傳統企業、中小型企業接受程度相對較高,且臺灣股市具有流動性高、上市成本較低、再籌資市場活絡等特點,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溫宏駿告訴記者。
目前,臺灣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包括臺灣證券交易所、柜臺市場、興柜市場和盤商市場。臺灣證券交易所相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而證券柜臺買賣中心相當于深圳交易所。此外,證券柜臺買賣中心下尚有一個興柜市場,相當于現目前新三板。
臺灣市場雖然不能讓大陸企業直接上市,但是,大陸企業可以通過注冊在大陸之外的公司,曲線在臺灣上市。“在現有的IPO和TDR(臺灣存托憑證)兩種融資手段中,TDR成為大陸企業近幾年赴臺融資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臺灣資本市場最大特色是正式送上市之前,可先登錄為興柜公司6個月,以熟悉交易運作及臺灣監管規定。”溫宏駿建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