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旅游行業性虧損,網紅地標“小蠻腰”籌劃上市 景區管理企業扎堆IPO補血
日前,新三板企業廣州塔宣布,公司于近日向廣東證監局報送了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備案的申請材料,廣東證監局已于2021年1月14日在其官方網站公示了公司輔導備案公告文件,目前公司正在接受中信建投的輔導。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塔是廣州地標工程“小蠻腰”的運營主體,成立2004年5月18日,原名廣州市新鑫電視觀光塔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旅游景區規劃設計、開發管理等。2017年2月,廣州塔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但掛牌三余年,廣州塔未進行一筆融資或重組,也從未在新三板市場進行交易。
去年年底,廣州塔剛剛在股東大會上通過相關議案,將持續督導機構從中信證券華南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廣州證券)更換為中信建投,為此后IPO鋪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旅游業上半年遭遇重創,廣州塔也虧損逾千萬。在業內人士看來,廣州塔在此時宣布IPO,或依托于注冊制下上市渠道通暢,沖刺A股市場,融資“補血”。
事實上,除了廣州塔外,記者注意到,連月來,南方文旅、華強方特、陜西旅游、青都旅游等多家文旅企業先后沖刺IPO,加入了目前仍在IPO之路上前行的十余家景區企業的隊列之中。
廣州塔沖刺IPO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塔主要為游客提供廣州塔特色觀光旅游服務及配套休閑、高端餐飲、珠江游及紀念品銷售服務,并依托廣州塔獨特的旅游資源及卓越的品牌吸引力開展包括商鋪租賃、高端會展、廣告、婚慶等在內的各類增值服務。
股權結構上,廣州塔為國企全資控股企業,控股股東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0%,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廣州市國資委,另一名股東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持有6189.5萬股股份,占廣州塔股本的比例為10%。
作為網紅地標“小蠻腰”的運營主體,廣州塔近年來成長迅速,2015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從4.85億元增加至6.91億元,歸母凈利潤從2880.42萬元大幅增加至1.44億元。
從個業務板塊來看,門票、餐飲收入為公司主要業務來源,2019年,廣州塔6.91億元總營收中,門票游樂實現收入3.59億元,占比為51.95%,餐飲板塊收入1.17億元,占比為16.93%,此外,廣州塔珠江游船、商品銷售分別實現收入9700萬元、3200萬元。
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州塔出現較大額度虧損。
2020年上半年,廣州塔共接待登塔游客25萬人次,同比減少85萬人次,減幅77%。同期,公司實現合并營業收入1.0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14億元同比下降68%,虧損6455萬元,而上一年度同期,公司盈利6869萬元。
“這兩年,景區登陸資本市場的意愿明顯加快,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沖擊,旅游業承受了很大壓力,即便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不少景區都經歷了承載量的調整,收入肯定會承壓,需要借助資本市場融資補血。”華南一家私募機構研究人士受訪指出。
不過,盡管注冊制下創業板上市發行對于財務指標門檻有所下降,但對于廣州塔而言,或仍然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根據公告,廣州塔于2020年5月10日全面恢復經營。
截至目前,廣州塔2020年三季報還未發布,不過,從同行業上市公司的表現來看,廣州塔2020年下半年盡管業績已經快速恢復,但全年或仍存在較大的經營壓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前三季度,在國內疫情控制得當,出境游回流國內等因素影響,景區板塊2020年三季度業績較中報大幅提升,但前三季度總營收仍同比下降55.19%,歸母凈利同比下降99.68%。
以創業板龍頭企業宋城演藝為例,其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合計6.19億,同比下降71.96%,實現歸母凈利潤1.34億,同比下降89.47%,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11億,同比下降89.84%,非經常性損益中0.22億主要來自政府補助及投資收益。2020年第三季度單季公司實現營收3.36億,同比也下滑了57.45%,歸母凈利潤0.94億,同比下降80.64%。
不少行業內人士看來,盡管由于國慶、圣誕、元旦等節假日利好因素,廣州塔四季度業績可期,但綜合而言全年整體業績仍將承壓。
不過,作為一家景區管理企業,廣州塔在手現金流仍較為充裕。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為2.68億元,比2019年12月31日的1.42億元大幅提升。公司總資產為31.32億元,凈資產為12.59億元。
景區管理企業扎堆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廣州塔之外,近期已經有多家中小景區企業沖擊IPO。
其中最為人關注的莫過于“二戰”IPO的陜西旅游,2020年底,陜西旅游在新三板發布公告稱,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并于2020年12月21日起正式在新三板停牌。
而此前在2017年7月,陜西旅游就曾宣布向證監會陜西監管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并受理,且彼時公司正在接受華菁證券的上市輔導。
陜西旅游表示,未來公司一旦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或有權審核機構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材料并獲受理,公司將在股轉系統申請暫停交易,但后來并未有更大進展。
進入2020年,受疫情沖擊,陜西旅游景區停擺、游客“歸零”,旗下演藝、索道客運、旅游餐飲等各業務板塊紛紛停業。
2020年上半年,陜西旅游旅游演藝收入1502.03萬元,同比減少81.50%,旅游索道客運收入 2715.76萬元,同比減少 82.50%;旅游餐飲收入1236.26萬元,同比減少49.86%。
而在此之前的2019年,陜西旅游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61億元,扣非凈利1.61億元,略高于廣州塔。
具體來看,陜西旅游旅游演藝收入2.2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4.70%;旅游索道及客運道路收入3.5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5.78%;旅游餐飲收入5738.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9.01%。
與廣州塔一樣,陜西旅游同樣由國資控股,公司的控股股東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7.59%,實際控制人是陜西省國資委。此外,寧波楓文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多家機構位居前十大股東。
除了陜西國旅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清園股份、中惠旅等曾在新三板的旅游公司也早已啟動了IPO,近日,南方文旅、華強方特、青都旅游等也紛紛啟動IPO輔導。
“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旅游企業,這幾年都在加速資本化,一方面是政府支持,各地都成立文旅集團整合當地國有旅游資源,文旅資產的上市,可以更好激活當地旅游資源價值,此外,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景區連鎖化擴張,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需要獲得更多的資金謀求發展。”前述私募機構人士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