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輪洗牌 九成貂場更換新品種
“你看看這冰柜里還冰著400多張貂皮呢。商販來收的母貂皮每張才140元,公貂皮每張220元,如果賣了的話,才剛剛保住本錢,不賣出去總是這么冰著也不行。我正打算將這生貂皮拿去制成熟皮呢。”姚竹強說。
生貂皮放冷柜里時間長了易掉毛,影響皮質,而如果制成熟皮,較耐儲存。
像姚竹強和于同義這樣的貂農,如今在文登已有8600戶,目前,迫于資金壓力和對市場前景的迷惘,許多養殖戶不得不忍痛減欄,并將以往的水貂普通品種進行了更換。今年,文登的水貂補欄量也在保持多年高昂勢頭后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水貂價格走低與水貂品種有直接關系,目前文登的特色動物養殖業已經在進行洗一輪洗牌,約有九成貂農貂場里更換了新品種,未來的水貂價格將以皮質取勝。”威海惠豐珍貴毛皮動物繁育基地負責人劉建昌表示。
以前大部分養殖戶的水貂都只有一個品種,品種單一,收購商在貂皮價格低迷時,對單一貂皮的質量要求格外高。而對于紅眼白水貂、珍珠水貂等新品種,收購商給出的皮子價格就比普通貂高出近百元。因此,引進新品種是養殖戶提高收入的另一種手段。但目前,雖然部分養殖戶們對貂的品種進行了更換,對于新品種的貂種喂養方法仍在摸索中。
相關鏈接:
在侯家鎮寰發貂業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趕制貂皮大衣。記者走訪了解到,曾經一度被譽為“軟黃金”的特種皮毛動物水貂養殖行情在持續低迷了三年后,為能在絕境中求生,部分養殖戶將貂皮自己加工制成貂皮大衣,走上了養殖、加工和銷售一條龍的產業模式,文登特種養殖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速。
“去年貂皮加工旺季,俄羅斯和本地的訂單都接了不少,光是本地的訂單每個月就達上百件,工人們每天都在加班加點趕工,這個冬天的貂皮加工生意著實火了一把。”當日,侯家鎮寰發貂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王輝利高興地說。
侯家鎮寰發貂業有限公司擁有1000多只貂種,價格不景氣的同時,王輝利成立了寰發制衣廠,實現了集飼料生產、水貂養殖、毛皮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一直被稱作為是奢侈品的貂皮大衣,由于貂皮收購價格相對便宜,每件貂皮大衣的價格大約在5000元至1.4萬元左右,隨著市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購買力也增強了,許多本地市民前去量身定制。目前加工車間制成的貂皮大衣一年下來,訂單生產就達到6000多件。除了本地市民購買外,他們的產品還出口俄羅斯等國家。
由于自制的貂皮大衣十分暢銷,寰發貂業有限公司在俄羅斯已經設立了貂皮大衣零售店,下一步還將打算創建自己的服裝品牌,在北京等大城市設立專柜,以增加水貂養殖的抗風險能力,將貂皮產業做大做強。
據了解,目前,在文登,像王輝利這樣成功將水貂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的企業已經有6家,他們根據市場的需求,更注重引進米黃水貂、鋼蘭水貂、馬赫根尼水貂、紅眼白水貂、珍珠水貂等眾多世界優良品種,從而進一步提升水貂業在文登的發展空間,帶領貂農在動蕩的市場中站穩腳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