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業“死氣沉沉”,出路在哪?
近年來,中國鞋行業基本上屬于“死氣沉沉”,包括行業翹楚如百麗,現今的增長速度與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這是個什么情況呢?
最近以溫州部分PU女鞋為代表的企業,在經歷千萬級量的突破后,盈利能力減弱,量的增長也在放緩。即使有些品牌還有每年50%以上的增速,大部分的情況也是在PU女鞋為主的基礎上,做出些許變異,開始嘗試在男鞋、布鞋或者其他類目上尋求機械的突破。那么,鞋行業的下一個風口究竟在哪里?筆者認為有兩點,一是在個性化小眾設計師品牌的成長;二是在綜合集成連鎖鞋城上的突破。我們感受到鞋行業目前最大的變化不是渠道變革,不是生產方式變革,不是互聯網帶來的變革,而是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變革,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現在的鞋行業不是生產過剩了,而是消費者在所謂琳瑯滿目的鞋子里找不到自己中意的產品。市場呼吁個性化的產品,時代呼喚傳統企業加大個性化研發。但從目前來看,許多所謂大品牌也沒有做出積極的“表現”,顯然已經是“泯然眾人矣”。與此相反,近幾年,很多從鞋企走出來的設計師研發出來的鞋子,開始受到市場的關注。
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風格,量雖不大,但不愁訂單,又現款現貨。這些真正把自己專業與愛好融入到事業里的設計師工廠或設計師品牌,是未來中國鞋業市場的巨大亮點。而另一個風口就是連鎖鞋城集成店。集成店在接下來會成為中國鞋業市場最強一極,這已經成為大多業內人士共識。因而在中國鞋行業,當前任何單一品牌或者走多品牌之路的企業,已經永遠不可能再有超越百麗的能力。商場渠道已經是百麗的天下,500億的銷售早已一騎絕塵;專賣連鎖以溫州為代表的品牌也已登峰造極,但目前尚未出現一個百億級的企業。
一直被行業輕視的遍布各個區域、各個縣城的連鎖鞋城,當有一天徹底解決了貨品集成、擺脫對當地批發代理市場的依賴,找到自身核心驅動力的時候,將會出現跨越區域、連鎖全國、擠壓百麗、屏退專賣,銷售額過千億級的企業。你相信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