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鞋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的不利因素
分析我國休閑鞋行業和現狀獲悉,盡管當前國際市場持續疲軟,但是中國制鞋優勢仍十分明顯,預計未來5-10年,其他國家和地區均無法超過中國的制鞋優勢,中國生產企業應合理提價,保障自身合理利潤。更多休閑鞋行業分析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休閑鞋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面對這個生機勃勃的休閑領域,各大品牌鞋企都在躍躍欲試,各出奇招爭搶吞食這塊誘人的奶酪。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鞋業品牌紛紛進入休閑鞋這一領域,使得中國的休閑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更是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競爭局面。
金融危機之后,中國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鼓勵鞋和服裝等輕工行業開發新產品,提高技術含量和質量。“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休閑鞋、行業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立足發展自主品牌。
(2)中國零售業蓬勃發展為休閑鞋行業銷售終端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經過30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零售市場體系已初步建立。目前,中國零售市場上的零售業態幾乎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零售業態。銷售渠道包括百貨商場、大型超市、專賣店、批發市場、綜合賣場及其他各種零售網絡。個性化和品牌化的銷售終端適應了消費者新的消費趨勢,為休閑鞋企業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制鞋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在資源和勞動力成本上優勢明顯。中國鞋業憑借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較低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在國際市場中保持著良好的競爭優勢。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制鞋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有日趨成熟的生產技術和完整的配套環境,為行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中國規模較小的休閑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質量/品牌建設處于較低水平,初具規模的企業較大程度地依賴外貿和貼牌加工,產品附加值不高,為爭搶市場競相殺價,形成惡性競爭的態勢,粗放的增長方式及低水平擴張降低了行業的發展質量。
休閑鞋業品牌的形成是經過市場競爭的長期考驗的結果。近年來,通過實施名牌戰略,并逐步加大產品設計與開發力度,國內已形成一批優秀品牌休閑鞋業群體,但從總體上看,中國鞋類企業的品牌意識及推廣能力不強,研發投入相對不足,行業跟風模仿比較普遍,這與中國作為鞋業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日漸成熟的消費者對休閑鞋產品對時尚度需求不斷提高,這意味著休閑鞋企業需要在及時感知市場和流行趨勢變化的基礎上,迅速組織產品的設計、生產、運輸、配送和銷售,提高市場響應速度。而企業只有擁有了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才能做到對市場信息的及時了解和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目前中國休閑鞋企業對信息管理系統的投入較為欠缺,從而影響企業的品牌提升和經營業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