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如何應對擴張放緩 股東拋售
張放緩線下收縮股東拋售,百麗怎么了? 相較之于中國服裝品牌今年此起彼伏的熱鬧勁兒,以百麗為首的一大波鞋履企業就稍顯沉悶了。回想曾經輝煌一時的百麗,這家中國最大的鞋履生產和零售公司,是多少企業極力效仿的榜樣。而眼下,頻頻出現的負面新聞,店鋪關閉,股東減持,發展遲緩,別說驚喜,就連淡定都需要勇氣。不禁要問,百麗,到底怎么了?
相較之于中國服裝品牌今年此起彼伏的熱鬧勁兒,以百麗為首的一大波鞋履企業就稍顯沉悶了。回想曾經輝煌一時的百麗,這家中國最大的鞋履生產和零售公司,是多少企業夢寐以求極力效仿的榜樣。
傲嬌是需要本錢的,百麗有。如果你忘記了,我們可以再溫故一下。百麗集團業務由鞋類業務及運動服飾業務兩大部分組成,旗下共自主經營13個鞋類品牌:Belle(百麗), Teenmix(天美意)、Tata(他她)、Staccato(思加圖)、Joy&Peace(真美詩)、Millie’s(妙麗)、 Senda(森達)、Innet(茵奈兒)、Basto(百思圖)等,同時還代理經營7個品牌——Bata、Clarks、CAT、Fitflop、 HushPuppies、Mephisto、Merrell等。
沒錯,這些讓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是百麗旗下的。百麗集團不但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女鞋零售商,同時也是資本市場市值位居前列的消費零售股,截至去年8月在全球擁有零售店接近2萬家。
而眼下,頻頻出現的負面新聞,店鋪關閉,股東減持,發展遲緩,別說驚喜,就連淡定都需要勇氣。甚至有人預判百麗不轉型會死。
真是忍不住要問,百麗,到底怎么了?
擴張放緩
實際上,百麗鞋業業務的疲軟已經有些時日。2014年6—8月,百麗在中國內地的零售網點數目凈減少56家。粗略統計,平均不足兩天就會關閉一家門店。時間過去一年。如今,沒有好轉,只有更糟。
據百麗國際最新公布本財政年度第一季度(3—5月)零售營運數據顯示,公司在內地零售網點數目凈減少了167家。與此同時,百麗的核心主營業務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了7.8%。 這樣的數字意味著什么?從昔日數據的對比中可得知一二。
此前,門店規模一直是百麗國際的優勢所在。從2010年起,百麗以每年新增店鋪數量超過2000家的速度跑馬圈地。在2011年開店最為瘋狂的日子里,百麗國際平均每天都會新開2—3家店鋪。
在高歌猛進式的發展后,百麗遭遇了中國鞋業最不景氣一段時間,其股價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創下17.86港元的歷史最高價后又一路下跌近一半。從巔峰到低谷,生存狀態猶如過山車一般。
到了2014年,百麗快速向前的車輪戛然而止。2014年6—8月三個月內,公司在內地的零售網點數目凈減少56家。這不但是百麗第一次出現店鋪數量負增長的情況,也讓百麗尷尬地從此前平均不到2天開一家店的節奏變成平均不足2天關一家店的現實。而如今,當單季凈減少167家店鋪的數字出現之時,百麗關店的紀錄,也被刷新成了差不多每半天就關閉一家的尷尬節奏。
龍頭老大尚且如此,其他同行的表現也可想而知了。第一季度里,達芙妮、星期六等女鞋品牌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其中,達芙妮核心品牌銷售網點總數凈減少了14個至6388個,核心品牌業務的同店銷售按年下跌15.9%;星期六的營業收入則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93%,凈利潤同比下降27.36%。
壞消息是,這樣的勢頭恐怕難以在短時間內扭轉。百麗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盛百椒就曾表示,公司鞋類銷售表現減弱主要因為結構性問題,而非周期性問題,這一現象短期內不會得到改善。與此同時,今年的鞋類利潤或將進一步下滑,同店銷售倒退也將較去年加劇。集團業務增長放緩會成為常態,短期無爆發式增長,所以未來開店步伐將放緩。
此番表態可以看出,接下來幾年,百麗擴張放緩的基調已經沒有任何懸念。那個曾經瘋狂開店跑馬圈地的年代,已經徹底過去了。
股東拋售
擴張放緩,線下收縮,不盡如人意的業績帶來的直接惡果就是百麗國際遭主要股東大幅拋售,瑞信信托減持百麗股份9444.9506萬股,約占其持股5%,總計套現9.37600246062億港元,減持后該機構仍占百麗21.44%股權,持股 18.08399041億股。此次交易發生在百麗發布一季度業績后。
而緊接著匯豐發表報告表示,百麗第一財季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7.8%,營運表現令人失望,對市場構成意外利淡因素,該行維持對百麗“減持”評級及目標價9.3元,此相當預測2016財年市盈率13.7倍。盡管運動、服飾業務錄得增長,但匯豐認為此對集團盈利貢獻相對較少。
跨界服裝
傳統業務增長疲弱,不得不尋求新市場增長點,這也是百麗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其實百麗早早就在計劃跨界轉型的事宜。2013年8月,百麗以7.33億港元收購巴羅克日本公司31.96%股權。僅隔一周,又與意大利藍諾(LNUOI)簽訂收購協議,直指高端時尚服飾市場。此役,宣告中國“女鞋大王”正式跨界服裝領域。
介入時裝領域無疑有助于嘗試和培養未來的零售新模式,雖然主營的鞋履業務疲軟,但百麗的運動服飾業務的銷售卻表現良好,在剛剛過去的第一財季里,百麗運動服飾業務的同店銷售增長了 12.4%。百麗方面表示,未來3—5年內,百麗國際的主要業務將集中于時裝鞋履和運動鞋服的零售業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