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千余個制鞋企業抱團謀發展 集體破局
這兩天,臺州飛鷹鞋業有限公司的幾條生產線全開,企業500名工人正加班加點趕制棉鞋。不久前,阿里巴巴溫嶺產業帶網,推出“雙十二”預熱大促銷,“飛鷹鞋業”成功拿到線上1萬雙鞋的訂單。“沒想到,網上有這么大的市場。”董事長李定海直說出乎意料。
目前,阿里巴巴溫嶺產業帶已從鞋帽類,擴展到汽配摩、水泵等更多支柱產業。來自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溫嶺企業通過打造“互聯網+”,實現網絡零售額37億元。網上交易熱潮,還帶旺線下交易,其中產業帶就帶動線下至少5億元的銷售額。
經過多年發展,該市涌現出5324家鞋類制造企業,僅城北12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近2000家。以往,企業以低小散為主,惡性競爭不斷,企業利潤日益微薄,安全生產問題時有發生。去年底,溫嶺鞋企主動擁抱互聯網,通過電商換市,走出新天地。
阿里巴巴溫嶺產業帶,是當地鞋業電商換市的重要載體。今年3月,產業帶正式上線,截至11月23日,成交額達10.99億元,綜合排名由全國第113位躍升為第13位。更明顯的變化是,鞋企從頭破血流擠“獨木橋”,到各顯神通走“陽關道”,惡性競爭的歷史終于成為過去。
“通過產業帶打造中小企業‘互聯網+’,在一定區域內集聚生產設備、原材料、設計、貨運等各類以生產為中心的上下游企業,建立起緊密的經濟技術協作圈,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能,最終提升產業集群區域經濟競爭優勢。”溫嶺市商務局副局長高云才說,產業帶已入駐企業1527家,中小企業占比82%。
“飛鷹鞋業”入駐產業帶剛滿兩個月,就已嘗到甜頭——公司“網上門店”瀏覽量飛速上升,日均交易額達3萬元,還打開云南、貴州、四川等地的市場,且線上成交和以往的代理商銷售相比,利潤高出5個百分點。
企業的運作模式也在悄然改變。“以往四面出擊拓市場、做批發,每個區域只賣給一個經銷商,產品究竟受不受市場歡迎,我們心里沒有數。”李定海表示,通過電商平臺,可隨時掌握各種銷售數據,及時判斷市場變化。而且,線上交易資金快速回流,周轉難題不攻自破,“有更多的資金和精力,用來升級設備、研發新品,推動轉型升級。”他說。
電視劇《花千骨》中“糖寶”造型的兒童起步鞋,擁有“七彩祥云、京劇臉譜”等元素的網球鞋……走進浙江必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數百雙風格迥異的童鞋,讓人眼前一亮。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靠貼牌起家的小企業,現已建起研發中心,擁有3大品牌、12項專利。董事長袁康寧說,企業產品的創意靈感,源自產業帶“最強大腦”的數據支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