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運動鞋占越南總生產量九成以上
越南工貿部日前公布《2012—2014年期間越南主要工業生產能力調查報告》。報告稱,越南主要工業的主力軍為外資企業。
報道稱,大型制鞋企業中,約70%為合資企業或外商獨資企業,國產化比例約40%。制鞋業產能中,國企約占55—57%,外企占41—44%,私企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但運動鞋主要由外企生產,產量占94.4%,且主要集中在前江省(50%)、同奈省(30%)和隆安省(5%)。
報道稱,越南的電子產品及零部件,約56.4—60.6%的由外企生產;幾乎所有的計算機及零部件(99.8—99.9%)由外企生產。
報道稱,紡織品原輔料方面,約76%的天然纖維面料、53.7%的人造纖維、90%的床上用品布料、83—90%的針織衫、內衣由外企生產。
相關鏈接:
從近幾年產業環境的變化和產業自身的探索來看,服裝產業的中國制造必須加快信息化、工業化和服務化進程。信息技術革命方興未艾,服裝產業要不斷加快對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改造,進行柔性化生產,實現快速反應。也就是說,服裝產業必須加快全產業鏈的信息化進程。
隨著信息化的推進,原屬于制造或工業環節的內容,逐步分離出來并形成獨立的產業,且更加專業化、規模化、效益化,這就是“產業服務化,服務產業化”。通過個性化設計和定制的解決方案,推進服務引導制造的先進業態和商業模式,拓展產品功能、提高交易效率、滿足深層次需求。
服裝產業服務化,必將推進發展動力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我們期盼在服裝產業內部分化或從產業外部進入,形成一批新的信息、物流、金融、文化等專業化服務性的企業或平臺化企業,從而能夠適應和引導新的服裝消費趨勢。
服裝電商企業韓都衣舍副總經理賈鵬告訴記者,韓都衣舍近幾年的突飛猛進可以說與互聯網信息化密切相關,積極利用大數據,不論是是服裝的銷售曲線,還是客戶評價,都可以第一時間采集并加以統計分析,迅速指導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整個供應鏈都做到有據可查,只生產消費者喜歡的款式,打造出了一個快速反應、柔性高效的柔性供應鏈倉儲模式,對產品銷量能夠做出合理預測和有效規劃,從而能夠始終牢牢的把控市場動向,在完成銷售目標的同時,可以保證較高的售罄率,避免了庫存積壓等問題。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杰為本網記者介紹恒天集團將互聯網技術和傳統紡機制造緊密結合,利用新纖維材料,創造工業試點的產品,實現其數字化、連續化、自動化。“我們將傳統的紡織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跟互聯網技術進行結合,推出中國版工業4.0的紡織成套產品,并在銀川市落地建設了一個標準的12.5萬噸的標準數字化車間,同等規模的工廠,原來至少需要一萬名工人操作,如今,卻只需要幾百名工人操作電腦即可完成生產和管理,實現工業4.0的概念”,張杰說。
傳統品牌也應積極擁抱“互聯網+”,線上線下相互融通,實現從困境中突圍。服裝是衣食住行的生活基點,是美好感覺的時尚原點,要通過提升創意設計基礎能力、研究發布流行趨勢與色彩體系、加強創意設計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品牌內涵、品牌附加值和軟實力。服裝行業大規模制造、同質化生產、強推式鋪貨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過去。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可以預計,未來服裝行業個性定制、智能制造和柔性生產將成為常態,諸多服裝企業已經在這方面開展探索和嘗試,將會帶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產品升級換代。
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總監劉翔接受本網記者采訪,他介紹:目前匹克已經在全球建立四大研發中心,同步國際流行趨勢和高新技術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設,生產不再等待市場消耗,而是整合信息數據,做到前瞻市場,預測消費新趨勢。生產制造不再被動,市場目標明確,產能合理配置,企業才可以良性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