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鞋企打響奧運冠軍爭奪戰
8月24日,13億人傾力打造的北京奧運會勝利謝幕,在過去的16天中,奧運賽事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然而,對于中國來說,奧運會絕不僅僅是比賽,它的來與去,都對中國的經濟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在奧運會落幕之際,本報今起特別開設“后奧運商業烽火”專題報道,從一些細微角度,微觀奧運給商業領域帶來的各種變化。未來幾天,我們將從奧運之后的奧運冠軍爭奪戰、旅游、百貨、樓市、收藏品等方面,為大家展現后奧運的商業烽火。
8月24日,美國夢八隊拿到奧運男籃金牌,昨日,福建匹克集團就與美國夢八隊3名隊長之一賈森·基德正式簽約,這是匹克繼2006年簽約NBA火箭隊球星巴蒂爾后再簽的另一位美國NBA巨星。匹克此舉也意味著奧運會結束后,奧運冠軍和體育明星爭奪戰全面拉開序幕。
歷屆奧運會結束之后,奧運冠軍和體育明星都成為各商家眼中的“香餑餑”。北京奧運會成功落幕,一大批新奧運冠軍隨之誕生,我國獨享51枚奧運金牌,我省囊括了4枚金牌(羽毛球的林丹、蹦床的何雯娜、舉重的張湘祥、武術的林凡,林凡的金牌不計入本屆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在我省精明的企業家眼里,他們就是難得的體育營銷資源。
“隨著新的奧運冠軍誕生,泉州當地和北京相關的經紀中介機構很活躍,已經拿著冠軍資料到各家企業去推介了,各家企業也在積極考慮評估中。”昨日,泉州鞋服業著名策劃人、希尼亞(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昌武向記者透露,他斷言,“奧運會結束之后,肯定會有許多閩企簽約新的奧運冠軍。”
閩企紛紛通過奧運會“獵星”
8月24日,在美國“夢八”與西班牙斗牛士巔峰對決現場,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座無虛席,匹克總經理許志華就端坐其間。在美國夢八奪金牌后,許志華被發現在休息間與美國著名球星科比交談。
據透露,奧運會期間,匹克總經理許志華一直呆在北京,輾轉于奧運會各場重要籃球比賽的現場,除觀看比賽外,他還有一項神秘任務:物色簽約明星。此間也不斷傳出他與各著名籃球明星接觸的消息,如姚明、諾維茨基(奧運會德國旗手)、吉諾比利(奧運會阿根廷旗手)等NBA的大牌球星。
昨日,匹克企劃部負責人侯立東向記者透露,匹克與賈森·基德簽約是最近才定下來的。此次成功簽約,是匹克與NBA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在本屆奧運會中,匹克扮演著極為活躍的角色,為塞浦路斯、伊拉克兩個國家體育代表團以及志愿者提供贊助。
侯昌武介紹說,閩南是國內重要的運動產業基地,這些運動企業有很強的體育營銷意識,央視五套成為閩南運動企業的天下就很能說明問題,對于百年一遇的北京奧運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其實,在奧運會期間,不少閩南運動企業負責人就在北京,他們的想法跟許志華一樣:通過奧運會“獵星”,尋求合作機會。
在奧運會前爭奪戰已初露端倪
按照行業慣例,某個運動明星與某企業簽約之后,對該企業的競爭對手具有排他性。“好東西大家都喜歡,體育明星也是如此,對于適合自身企業的體育明星,自然是爭先恐后。”侯立東坦言。
為此,許多閩企將爭奪戰提到奧運前。如拼牌集團在今年5月份簽約成為中國國家游泳隊未來4年的贊助商,成為國內少數幾家贊助國家隊的企業。拼牌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簽約,有它的一番苦心,這個4年贊助期將包括北京奧運會、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拼牌這樣的投入產出比將達到最大化。
又如去年4月,鴻星爾克集團與中國女舉48公斤級正式簽約,成為其贊助商。據鴻星爾克內部一位工作人員透露,鴻星爾克就是想把寶押在中國首金上。上一屆雅典奧運會,中國獲得32枚金牌,這一屆作為東道主,中國獲得的金牌數肯定不止這個數。在這么多金牌中,不同金牌對于贊助企業來說“含金量”肯定是不一樣的,首金肯定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陳燮霞所在的48公斤級是本屆奧運會產生第二枚金牌的項目,它有可能沖擊中國首金。而女子射擊是本屆奧運會產生第一枚金牌的項目,是由李寧贊助的。
事后賽況正如鴻星爾克所愿,在杜麗錯失首枚金牌之后,陳燮霞成為中國在本屆奧運會上首枚金牌獲得者。這令鴻星爾克欣喜不已。在該公司網站顯要位置,它打出非常醒目的一行字:“霞,舉起中國力量。鴻星爾克祝賀中國女子舉重隊48公斤級勇奪中國首金”。該公司副總裁吳榮照在賽后也向外界宣稱:“奧運之后,陳燮霞將是公司重點包裝的對象。”
企業選擇代言人要“量體裁衣”
“只要企業在發展,新品在推出,傳播資源肯定要不斷更新。只要有機會,我們都會積極尋求合作,尤其是這屆家門口的奧運會。最近陸續接到相關中介機構對本屆中國奧運會冠軍的推薦,我們都在考慮評估中。”侯立東介紹說。
閩企該如何為自己選擇代言人呢?侯昌武建議,企業選擇奧運冠軍或體育明星作為企業代言人,一般會有4~5個指標:比如運動員的年齡和個人形象是否符合企業自身定位;社會形象是否有污點,如果有,這會對企業形象造成傷害,就像藝人有緋聞一樣;運動員所在的運動項目是不是很受關注,運動員本人是不是媒體喜歡熱炒的對象;要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進行預測,尤其是那些有嚴重傷病的運動員。另外,企業聘請代言人目的不一樣,對代言人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有些企業請代言人主要是為了招商的需要,它可能更多考慮代言人的名氣;有的是為了推動終端銷售需要,那就要考慮代言人是不是受目標消費群體歡迎。當然,聘請代言人要從企業發展實際“量體裁衣”,比如一些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它可能就不需要聘請代言人。
對“原有簽約的運動明星在本屆奧運會中沒有取得預期成績,是否會影響之后的代言效果,是否要與之解除和約”,侯昌武表示,這要具體分析,關鍵還要看他是否有足夠名氣。比如,許多品牌請劉翔作代言,盡管劉翔因傷退賽在網絡上有一些爭議,但并不影響他的名氣。又如許多品牌請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作代言人,不會因為此次女排只拿到銅牌,他的名氣就下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