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院長楊向東
東莞作為中國制造業名城,用30年的開拓奮進,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發展奇跡。隨著國際國內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改變傳統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雙轉型,已經成為東莞的必然選擇。因此,被喻為社會產業轉型重要推手的工業設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東莞自2005年一年一度舉辦的“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就是期望以此打開“借腦引智”之門,集聚自主創新資源、提升城市競爭力。在2010年第六屆“東莞杯”終評結果即將揭曉之際,筆者就相關話題采訪了大賽主評: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院長楊向東。
問:第六屆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目前已進入終評階段,請您介紹一下本屆大賽的基本情況。
楊向東:今年的“東莞杯”大賽以“設計創新,潮起東莞———創新、對接、產業化”為競賽主題,分公開組和企業組兩大參賽類別進行。公開組接受國內外的個人參賽,設計選題包括電子信息類產品、家居類產品、玩具類產品,以及LED技術應用產品;企業組則專門針對東莞企業征集工業設計作品,設計選題內容不作具體限制。
在大賽6月9日啟動至9月18日截稿的三個多月時間里,共征集到各類作品2420件,包括公開組電子信息類作品693件、家居類作品1262件、玩具類作品180件、LED技術應用作品189件,企業組征集到東莞企業參賽作品96件,總體參賽數量為歷年來之最。
問:這些獎項評選以何種形式進行?
楊向東:為了保證大賽順利有序進行,我們邀請了眾多國內外工業設計領域知名專家,對征集到的參賽作品開展初評、復評、終評三輪評審。其中,入圍終評作品的作者,將參加11月2日在東莞舉行的終評答辯,以模型展示、現場陳述、答辯的方式向專家評委介紹作品特色,并接受現場詢問,角逐至尊金獎、金獎、銀獎、銅獎等各個獎項。
問:推動工業設計與制造業的對接,提升產業化和市場化水平,是實現“東莞制造”向“東莞創造”轉變的關鍵。請問本次大賽是如何突出這一點的?
楊向東:今年的大賽力求創新,緊扣“創新、對接、產業化”的設計主題,專門設置了20萬元的“至尊金獎”等獎項,鼓勵、促進東莞企業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在大賽的發動、實施、評審的各個環節,重點強調概念設計的深入,強調設計價值、社會價值、商業價值的密切結合,鼓勵設計機構、設計師與制造企業的項目對接與最終成果孵化,力爭使大賽形成四大平臺:一個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創新孵化的服務平臺;一個提供項目資源、項目合作的對接平臺;一個展現創意才華、提高設計視野的專業平臺;一個與設計界大師級人物零距離接觸的交流平臺。
問:作為本次大賽的承辦方之一,請問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服務東莞及周邊地區企業、助力產業升級轉型的?
楊向東:華南工業設計院是由東莞市政府和廣東工業大學共建的產學研創新平臺,我們充分利用自身創新資源和設計、交流、信息、技術4個綜合服務平臺,發揮產學研合作與設計創新效應,為東莞乃至珠三角地區企業,提供全方位創新與孵化服務,通過為企業提供產品設計和開發,幫助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目前,我們已與1500多家企業建立了業務聯系,已為東莞等地企業提供了大量精品方案,涵蓋消費電子、機電器械設備、醫療設備、家庭用品、電腦通訊、交通工具等領域,大多數設計成果已經實現產業化,幫助企業取得的經濟效益在5億元以上。
問:請問目前東莞的工業設計發展態勢如何,具有什么顯著特點?
楊向東:近年來,東莞的工業設計發展迅速。通過頒布《東莞市促進工業設計實施辦法》、成立工業設計協會、舉辦工業設計大賽、打造各種交流平臺,使東莞工業設計產業呈現出以企業、設計公司為主體,以政府引導的各類公共服務體系、產業園區、工業園區等為平臺,以各級協會組織為橋梁的產業布局。已經形成以松山湖、莞城為主的創意產業圈,以虎門、大朗為主的紡織服裝設計、生產區域,以厚街、大嶺山為主的家具產品設計、生產區域,以長安、橫瀝為主的五金機械模具產品設計、生產區域,以東城、茶山、石排為主的玩具產業設計、生產區域,以厚街、高埗為主的鞋業設計、生產區域等幾大塊。展望未來,東莞還需要在政府政策保障、企業創新意識和設計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予以強化和提升,力爭為“東莞制造”邁向“東莞創造”提供更強勁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