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要有法律意識
“目前,中國企業出國展中,遇到知識產權的糾紛和訴訟事件越來越多。”幾家出國展組織機構的業務員感嘆道。
隨著外貿經營權的放開,更多的企業開始通過展會的平臺走向國際市場。然而,由于知識產權方面的意識薄弱和經驗缺乏,很多企業在外展中遭遇侵權事件的困擾。在歐美市場,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受到重視。京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大奔說:“展覽會是一個信息高度透明的場合,中國企業往往意識不到。在有些展覽會上,國外一些大公司基于對知識產權的重視會專門雇人在展會上巡視,一旦發現有侵犯自己知識產權嫌疑的產品馬上就會訴諸法律。”
在國際市場中闖紅燈的后果不可小視。輕則展位被封無法繼續參展,重則被告上法庭。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展覽部副主任任恩杰說,“國外開庭判中國企業侵權事件中,一個企業曾被罰過50萬歐元。最重要的是,企業一旦有這樣的記錄,當地會通過海關對企業進行封堵、制裁。企業通向世界的市場路就被切斷了。”
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知識產權都是展會上出現最多的問題。2006年8月,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家紡暨輔料博覽會現場,一起投訴提交到展會知識產權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面前:珠海市某家紡公司投訴6家企業侵犯其產品著作權。辦公室隨即與相關企業溝通,侵權企業當場撤下了涉及侵權的展品。
“從這個案例不難看出紡織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現實性,以及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復雜性。”負責主管法律問題的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高級項目經理黃曉亮說,“展會不是導致知識產權保護糾紛的原因,但卻是問題集中表現的地方。經濟全球化和飛速發展的行業現實將原本薄弱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下子擺在中國企業面前,而這時候他們往往還沒來得及做好充分的準備。”
不僅僅在紡織展上會出現知識產權問題,在國內最大廣交會上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知識產權投訴,如此種種,中國參展企業當務之急是該補上知識產權這一課。對此。任恩杰表示:為了規避知識產權的紅燈,企業要加強法律意識,了解知識產權方面的知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