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民博會昨天開幕
昨天上午9點30分,隨著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丹增大聲宣布,第四屆昆明泛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隆重開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建甲、楊保建,省政協副主席陳勛儒等省領導,昆明市、麗江市相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本屆民博會規模空前,共有4個展廳,2.5萬平方米展區,1300多個展位;規模是去年的2倍,參展企業比去年多了800余家。來自東南亞、南亞的參展國共有7個。現場,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阿富汗、緬甸、越南等國的工藝品同臺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
本屆展會主要安排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新館1、2、5、6這4個展館,參展品包含雕刻雕塑、編織刺繡、服飾染裝、民間陶瓷、民族器樂、紀念禮品、民間藏品、奇石玉器、仿古家具、新型工藝品等11個門類。
另外,騰沖玉器、建水紫陶、個舊斑錫、鶴慶銀器、會澤斑銅、劍川木雕、彝族刺繡、永仁苴卻硯等多種云南民族民間工藝品也云集會場,綻放光彩。特別是在以云南省收藏家協會為主承辦的6號館,古典家具、陶瓷、古玉等,成為市民學習、淘寶、撿漏的熱門區之一。
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世界舞臺
昆明館十大展區彰顯春城特色
記者吳雙紅 孟俊 昨天上午10點,位于一號展廳的昆明館正式開館,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田欣,副省長高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遠翔等領導到昆明館巡館。
“這既是一次充分展示昆明多元人文風采、少數民族風情和獨特民族民間藝術的盛宴,更是一次以文促經、以文招商、以文會友,促進昆明市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發展的盛會。”開館儀式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新松表示,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世界舞臺;越是歷史的越容易形成時代優勢。相信通過共同努力,昆明民族民間文化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保護,民族民間藝術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播和弘揚,進而彰顯民族民間藝術特色、展示多元多樣文化魅力,為加快建設泛亞文化名城,充分展現文化繁榮發展新氣象作出應有的貢獻。
昆明館的主題為“文化昆明·春天印象”,共設非遺展示、文化旅游、博物館名城、民族收藏品、文化商品、地方特色美食、舞臺表演、民族民間工藝設計、農民畫、尋甸縣展區等十大展區。
展會期間,昆明館舉辦《昆明民間藝術人物傳奇》首發式、非遺傳人和民間工藝師收徒拜師、現場鑒寶、博物館名城展示等8大系列活動。
本屆展會中,昆明市首次以獨立展館的形式參展,旨在通過展會擦亮文化昆明品牌,展示昆明文化魅力,擴大昆明文化影響力。昆明館參展企業項目達140項,展位數217個。在為期5天的展會中,將重點展示昆明作為全省文化中心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優勢,著力彰顯昆明味道和春城特色。
相關活動
《昆明民間藝術人物傳奇》首發
記者何玥函 奔放的舞姿、絢麗的民族服裝……昨天上午,《昆明民間藝術人物傳奇》首發,昆明非遺傳承人、民間工藝師收徒拜師,現場鑒寶等活動接連開展。
昆明館開館儀式后,由昆明市文產辦、昆明報業傳媒集團·昆明日報社、盤龍區文產辦、昆明合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昆明民間藝術人物傳奇》舉行了首發式。
該書是“文化昆明”系列叢書的第一本書,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新松作序。該書共13萬字,生動記載了45位昆明民間藝術人物的傳奇故事,其中有非遺傳承人、有工藝美術大師,也有世代傳習的民間藝人,涉及美術、雕塑、音樂、剪紙、裝裱、工藝品等多個領域,是一部呈現民間藝術獨特魅力、展現民間藝人奕奕風采的精品佳作。
活動現場,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產辦主任李勇毅,昆明日報副總編輯閔曉陽等,作為《昆明民間藝術人物傳奇》出品單位的嘉賓,分別向云南工藝美術大師沐正戈、云南省非遺傳承人張月仙等6位昆明民間藝術人物代表,以及云南著名作家潘靈、著名網絡作家趙立等6位社會知名人士和市民代表贈送該書。
現場花絮
陳納德的煙斗現身鑒寶現場
記者吳雙紅 孟俊 昨天,值得一提的還有現場鑒寶活動,數百名市民帶來自己的寶貝想一鑒真偽。
在眾多展品中,藏家顏榮清帶來的陳納德將軍用過的煙斗和派克鋼筆,受到了專家的一致贊賞。
“這個是我2008年在潘家灣全國民俗民間鑒寶會上購得的,煙斗上印有陳納德將軍的名字,鋼筆上也有他的標志。”顏榮清還帶了一些袁曉岑的字畫來到鑒寶現場。最終,陳納德的煙斗被作為“珍寶獎”留了下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