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惠東第六屆鞋文化節鞋看點介紹
由中國皮革協會、惠東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惠東第六屆鞋文化節今日在惠州會展中心開幕。本次鞋文化節將以展示惠東時尚鞋都風采、拓展惠東鞋業國內外市場、促進惠東鞋業加快轉型升級為主題,在惠州會展中心設立專館,推出展位300多個,充分展示惠東設計、惠東制造的精品時尚女鞋。
經過30多年的精心培育,惠東鞋業走過了由貼牌向自主品牌生產轉變、由手工作坊向機械化制造過渡、由單一市場向國內外市場兼有轉變、由低端產品向高端和特色產品轉變、由家族式管理向現代企業和集團化發展轉變的艱辛歷程,形成了原料供應、模具加工、成型組裝、包裝裝潢、產品銷售一條龍的,以時尚女鞋為主打產品的鞋業發展格局。
2006年,惠東被國家和省有關部門評為“中國女鞋生產基地”、“廣東女鞋名城”和“廣東省鞋材生產基地”。目前,惠東制鞋業發展到4900多家,2011年產鞋7億雙,鞋業產值200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5%;鞋業從業人員26萬人;擁有眾多省市名牌名優產品。
全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惠東制鞋產業是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30多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和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鞋業發展,堅持因勢利導,持之以恒地扶持鞋業發展壯大,特別是近十年來,全縣各級各部門把制鞋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制定并落實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連續舉辦了五屆鞋文化節,加快了惠東鞋業生產機械化、布局規模化、產品特色化、經營品牌化、管理現代化、市場國際化的進程。
惠東制鞋業以時尚女鞋為特色,產品出口占較大比重。惠東制鞋業的一大亮點就是以女鞋制造為主,女鞋在惠東鞋產量中占有絕對比重,并且惠東女鞋以新穎時尚和款式豐富為最大特色,是全國制鞋產業中產業特色最明顯的地區之一,這在全國各大制鞋區域中是少有的,也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同時,惠東鞋產品以出口為主,該縣出口的鞋產品在全國鞋業出口中占有較大分量,為全國鞋類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撐。鑒于以上兩大方面的原因,2006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授予惠東縣“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稱號。
此后5年,惠東制鞋業以此為契機,不斷發展壯大。2011年底,中國皮革協會對惠東的“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稱號進行復評,在考核中,考評組一致認為:惠東制鞋業的企業數量、產量、產值比5年前更大,技術創新水平更強,女鞋產品比重更高,產品的時尚元素更多,特色更加鮮明,在全國制鞋行業的比重、分量和影響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國皮革協會考評專家組一致同意惠東縣通過“中國女鞋生產基地”復評考核。
制鞋業成民營經濟發展主力軍
惠東把制鞋業列入全縣經濟發展規劃,將制鞋業列入縣委、縣政府構建“四大功能區、打造五大產業基地”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制鞋業成為惠東今后著力打造的五大產業之一。
在“中國女鞋生產基地”、“廣東女鞋名城”和“廣東省鞋材生產基地”等一系列金字招牌的輻射帶動下,惠東鞋業獲得了更好更快的發展。目前,惠東制鞋企業發展到4900多家,2011年產鞋7億雙,鞋業產值200億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5%;鞋業從業人員26萬人,占全縣非農從業人員的55%。
惠東鞋業擁有11個廣東省名牌產品、21件廣東省著名商標、28個惠州市名優產品、36件惠州市知名商標,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名牌商標群體;有20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5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0認證,50多家企業通過了SA8000認證;672家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349家獲得自營進出口經營權;800多家采用網上促銷,建立了132個出口生產基地,成立了1個省級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鞋產品合格率提高到了99%。Camel(美國駱駝)、Anna Sui(安娜蘇)、Fendi(芬迪)、百麗、百思圖、康莉、達芙妮、星期六等60多個國際國內鞋類知名品牌已選擇惠東企業作為制造商。
此外,制鞋業帶動了當地社會事業、民生事業和相關產業發展,并為縣內外群眾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平臺和廣闊的創業發展空間。制鞋產業已經成為惠東民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是惠東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民生產業,在惠東科學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在全省、全國鞋業發展中擔當著重要角色。{page_break}
鼓勵鞋企實施名牌戰略
同一鞋廠生產的鞋子,貼上知名品牌的標識,價格就是幾百上千元,貼上自己工廠的商標,每雙只賣一百多元。幾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暴露了一些鞋企規模小、牌子弱、過于依賴貼牌和加工的弱點。此外,近年來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也對鞋企貼牌加工模式造成了較大沖擊。可以說,貼牌之路越走越窄。
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走創品牌之路。惠東縣政府堅持不懈地在制鞋企業中倡導樹立“創名牌”理念,持之以恒地鼓勵、扶持、引導制鞋企業創名牌,并推進自主品牌生產、自主品牌銷售和出口。目前惠東鞋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名牌商標群體。
惠東縣財政每年將安排專項資金,對獲評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名牌商標和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3萬至50萬元的獎勵,并將每年召開全縣民營經濟工作大會進行公開頒獎,引導更多企業打造自主品牌、爭創名牌。
這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去年初,惠東7個鞋企合作創品牌的事情引起人們關注。李美順、朱瑞南等7位制鞋企業主和市場營銷股東組建了惠東縣第一家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香戀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香戀”品牌,并在全國開辦了200多家專賣店。這一抱團創品牌的模式受到了好評,業內認為這種抱團創品牌的方式值得肯定與推廣。
誠如香戀鞋業公司的例子,惠東縣還引導制鞋企業推進管理創新,支持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推進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引導更多企業通過資源共享、強強聯合,組建制鞋企業集團。
自主創新企業的生命,是品牌的靈魂。因此創品牌的過程中離不開技術創新。惠東鞋業剛起步時大都屬于“一把錘子、一把剪刀、一桶膠水”的家庭作坊式生產,工藝簡單質量差,近年來該縣通過推進標準化、機械化、產業化生產,惠東鞋業生產技術改造效果明顯,鞋產品合格率提高到了99%。
惠東縣十分支持鞋業推進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該縣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爭取獲得上級的有關資金、項目支持。該縣決定,縣財政每年將安排500萬元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專項扶持資金,以貼息貸款等形式幫助企業推進設備改造、技術創新,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技術創新“融資難”的問題。
加快構建鞋業二次創業平臺
為了更好地推動鞋企轉型升級,目前惠東縣還積極加快構建鞋業二次創業平臺,該平臺即為位于鐵涌鎮好招樓地區的中國女鞋生產基地工業園區,目前惠東縣政府正在加快推進該園區的建設。
該園區于去年3月動工,規劃面積6000畝,其中首期1500畝,將建設成為集制造、研發、貿易、物流、展示于一體的鞋業發展大平臺,重點培育和引進有規模、有實力、有品牌的優質企業,該園區將為惠東壯大鞋業產業集群、實現鞋業二次創業提供堅實載體。
該園區將凸顯政府服務功能,為惠東乃至省內外鞋業提供一個高品質、服務齊全、綜合功能高的鞋業服務平臺,有助于進一步擦亮和提升“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的金字招牌。
惠東鞋企對于該工業園區的建設充滿了期待。工業園區投入使用后,將有效解決當地制鞋材料從外地購入的問題,從而有效降低制鞋成本。當地鞋企負責人稱,目前制鞋所用的面料及其他材料一般都要到福建、溫州等地購買,較為不便。在當地有制鞋材料銷售的情況下,生產一雙鞋至少節省1元以上的成本,而且生產一款新鞋至少縮短一周的時間。
面臨歐債危機、成本上升等問題,開拓新興市場和內銷市場也是惠東縣鞋企轉型升級的著力點。惠東幫助制鞋業實現營銷創新,通過財政補貼展位費、補貼統一宣傳費用等措施,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惠貨全國行”展銷會、中小企業博覽會等展銷展示會,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
在“惠貨全國行”等各類展銷會上,款式新穎的惠東女鞋頗受消費者青睞,每次參展基本都銷售一空。今年9月在哈爾濱舉行的“惠貨北上”展銷會上,惠東展區的女鞋受到了東北姑娘們的熱捧。當地一位銷售惠東品牌女鞋10多年的代理商稱,惠東女鞋質量好、款式新,公司400多家經銷店里,惠東品牌的女鞋都賣得不錯。{page_break}
本屆鞋文化節看點
為了宣傳推介“中國女鞋生產基地—惠東”特色區域品牌,展示惠東時尚女鞋魅力,促進惠東制鞋企業對外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拓展惠東鞋業國內外市場,提升惠東鞋業發展水平,達到以“鞋”為媒、以“節”揚名、以“文”興商的目的,由中國皮革協會、惠東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惠東第六屆鞋文化節,將于11月23日至25日在惠州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鞋文化節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規格高。由中國皮革協會、惠東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東鞋業廠商會、廣東省皮革協會、廣東省鞋材商會協辦,是國家級皮革制鞋行業的高端節會。
二是規模大。本屆鞋文化節推出展位300多個,有200多家優質企業參展,預計將有1000多國內外客商應邀前來商貿洽談,參會、參觀、交流人員達8000人次。
三是內容多。本屆鞋文化節將舉行時尚女鞋展銷展示、時尚女鞋網上商城展示、大型模特表演、2013國際時尚女鞋流行趨勢發布等一系列活動。
四是特色足。與往屆相比,本屆鞋文化節除了充分展示惠東時尚女鞋外,還專門開辟兩個專區,一個是“惠東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展示區”,主要展示近年來惠東在經濟社會、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發展方面的新成就和新亮點;另一個是“惠東名優特產品展銷區”,適度拓展時尚女鞋產品的外延,將有數十種惠東名優特產品向公眾展示亮相。同時,結合省政府正在組織開展的“萬家企業廣貨網上行”活動,本屆鞋文化節將設30個展位,推出時尚女鞋網上商城展示,組織企業運用電子商務宣傳推廣惠東鞋業。
五是文化廣。本屆鞋文化節專門設立“惠東鞋文化圖片展”,主要展示惠東鞋業設計、鞋業制造、鞋業銷售,以及惠東鞋業的創業文化、創新文化、創優文化,展示惠東制鞋人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勤奮創業、開拓創新、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鏈接
惠東概況
惠東縣地處廣東省沿海的大亞灣、紅海灣畔,總面積3535平方公里,海岸線218.3公里,截至2011年底全縣常住人口130萬人,其中有戶籍人口85.2萬人,另有惠東籍華僑和港澳臺同胞18萬余人,是著名的中國象棋特級大師呂欽的家鄉、是“中國象棋之鄉”、是全國體育先進縣,體育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惠東又是“廣東女鞋名城”、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粵東商貿物流重鎮。
惠東縣屬珠江三角洲地區,地理區位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縣城平山鎮距深圳市95公里,距惠州市38公里,距廣州市192公里。深汕高速公路及廣惠高速公路均穿境而過。海上運輸可直達閩、港、澳,有國家級漁港港口港,有海關二類監管碼頭。
惠東縣氣候宜人,特產豐饒,風景優美。該縣旅游資源分布面積達806平方公里,占全縣地理面積的23.7%,坐落在港口鎮大星山下的海龜灣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著名旅游景點有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平海南門海灘、平海古城、平海鷓洞濱海溫泉、港口雙月灣、稔山亞婆角、白盆珠水庫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白盆珠溫泉、古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梁化森林公園以及九龍峰旅游區、南山龍巖寺、西來古剎等名勝。惠東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身,集山、海、泉、瀑、島、江、湖于一體,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目前,惠東全縣農業經濟全面發展,糧食連年豐收;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初步建立起以電子、機械、建材、服裝、制鞋為重點,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交通、通訊、能源和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個體私營經濟初具規模,以黃埠、吉隆、平山、大嶺四鎮(街道)為代表的個體私營制鞋業已發展成為惠東的支柱產業。{page_break}
惠東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近年來,惠東縣以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為契機,以“推動跨越發展、建設幸福惠東”為核心,以加快完善基礎設施、推進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組織實施“抓好三個對接、構建四大功能區、打造五大基地”的發展戰略,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社會事業亮點紛呈,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2011年,全縣實現GDP302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3.4億元,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收入3055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86元,分別比2006年翻一番、翻兩番、增3.5倍、增1倍、增1.5倍。同時,惠東先后獲得“中國女鞋生產基地”、“全國象棋之鄉”等15塊國家級金牌和“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廣東省文化先進縣”等12塊省級金牌,譜寫了惠東縣科學發展新篇章。
當前,惠東正處于“轉型升級成效明顯,跨越發展蓄勢而發”的重要時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惠東將在上級的堅強領導下,加快轉型升級、推動跨越發展、建設幸福惠東,著力構建四大功能區,打造五大基地,積極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推進“環大亞灣經濟區”建設,努力把惠東建設成為經濟更繁榮、設施更完善、環境更優美、社會更和諧、人民更幸福的城市,奮力開創惠東科學發展新局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